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祸至无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该成语通过“无日”强化紧迫感,适用于强调需立即行动的警示场景,常见于历史文献或严肃论述中。
《祸至无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灾祸不断,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它的拆分部首是示部和日部,笔画数为16画。示部表示意义,日部表示时间,结合在一起指的是灾祸的连续发生。
《祸至无日》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庄公六年》,原文是:“祸至无日。”它出自左传,所以也可以称为“左传语”。繁体字写法是「禍至無日」。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至」在字的上方多有一短竖,表示强调。而在成语《祸至无日》中,这个字的写法并没有这样的短竖。
以下为《祸至无日》的例句:
1. 这个家庭遭受了连续的灾祸,真是祸至无日。
2. 国家连年战乱,百姓的苦难祸至无日。
《祸至无日》的组词有:
1. 祸不单行
2. 祸福相生
《祸至无日》的近义词有:
1. 祸不断至
2. 祸事频发
《祸至无日》的反义词有:
1. 祸事不再
2. 福泽无极
总之,《祸至无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灾祸接踵而来,给人们带来连续的不幸和悲痛。它的使用可以用来形容连续的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提醒人们要防患未然,避免灾祸的发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