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陈后主 之妹 乐昌公主 与其夫太子舍人 徐德言 鉴于国将破不能相保,将一铜镜破作两半,人执其半,约他年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得相见。后 陈 亡,妻果没入 杨素 家, 德言 依期至京,果以镜访得其妻。 素 知之,即召 德言 ,还其妻,夫妻得以团圆。闻者无不感叹。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后因以“陈宫镜”指借以重新团圆的破镜。 唐 黄滔 《别后》诗:“梦里相逢无后期,烟中解珮查何之。亏蟾便是 陈 宫镜,莫吐清光照别离。”参见“ 破镜重圆 ”。
陈宫镜是汉语典故词汇,源自南朝志怪小说《异苑》,其核心含义指破镜重圆,隐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聚或感情裂痕得以修复。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溯源、用法延伸三方面解析:
《汉语大词典》收录“陈宫镜”词条,释义为:
“南朝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破镜重圆故事中涉及的铜镜,后比喻夫妻离散后重逢或感情复合。”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1283页)
典故出自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一说唐·孟棨《本事诗》),载:
陈朝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因战乱分离,将铜镜剖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信物。后公主流落隋朝权臣杨素府中,徐德言凭半镜寻至京城,经杨素成全,二人破镜重圆。
来源:《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异苑》
补充记载:《艺文类聚·卷三十二》引《本事诗》
象征坚贞爱情
破镜重圆情节成为历代诗词中夫妻忠贞的经典意象。如李商隐《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始知同泰主,不及乐昌卿。”暗喻陈宫镜典故的悲欢离合。
来源:《全唐诗》卷五四〇
代指“重逢信物”
明清小说常以“陈宫镜”指代约定重逢的凭证。如《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若非陈宫镜,谁识韩娥玉?”
来源:冯梦龙《醒世恒言》
《辞源》(修订版)进一步阐释:
“陈宫镜”即“乐昌镜”,强调其作为文化符号在婚姻伦理中的象征意义,常见于古典文学与民俗研究。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462页)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
《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
“陈宫镜”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夫妻离散后重聚的意象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陈宫镜”典故出自南朝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的故事。据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两人预感到国家将亡、难以相保,遂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各执其一,约定若离散则在正月十五日于都市卖镜寻人。陈亡后,乐昌公主被掳入权臣杨素府中,徐德言依约寻镜,最终夫妻得以团圆。
多用于描述夫妻/恋人历经波折后复合的情形,或借古喻今表达对团圆的期盼,常见于古典文学、戏曲及抒情作品。
注:需注意“陈宫镜”与现代医学中的“宫腔镜”(内容)无关联,后者为妇科检查技术。
班散本夫辩俊冰晖惨目城辇逞势撤身丛蔚傣历甸聚点正跌荡不拘负薪投璧鬼精归敬黑屋鹤鸾横行不法合议谏院郊恩娇嫚金商军统空运冷漠膋萧历齿丽木淩块乱臣贼子煤油灯门面话哪能捏码子昵就平翅桥尾气调寝陵驱弹日朘月削散赡沈郁顿挫舌伤螫搏世禅石舫石穴松麝叹嘻添附窴窴体目文字抟摇翫物小靥谢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