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成吉思汗的意思、成吉思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成吉思汗的解释

(1162-1227)即“元太祖”。*********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率本族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建立蒙古汗国。接着进行大规模扩张战争。曾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击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大片土地,分封给三个儿子。1227年,在灭西夏前夕病死军营中。后被追尊为太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成吉思汗(Chéng Jí Sī Hán)是蒙古语“ᠴᠢᠩᠭᠢᠰ ᠬᠠᠭᠠᠨ”(Činggis Qaγan)的音译,专指蒙古帝国的创立者铁木真(1162年-1227年)。该词在汉语词典中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一、词语本义与构成

  1. “成吉思”

    源于蒙古语“ᠴᠢᠩᠭᠢᠰ”(Činggis),意为“海洋”“强大”或“普世”,象征权力如海洋般广阔无边。

  2. “汗”(hán)

    音译自突厥-蒙古语“ᠬᠠᠭᠠᠨ”(Qaγan),意为“君主”“最高统治者”,相当于汉语的“皇帝”或“可汗”。

    合义:即“拥有四海之力的君主”或“全世界的统治者”。


二、历史专名释义

作为历史人物专称,成吉思汗特指:


三、文化引申含义

在汉语语境中,该词衍生出以下文化内涵: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成吉思汗”为“蒙古帝国建立者铁木真的尊号”(商务印书馆,2016)。

  2. 《辞海》(第七版)

    强调其历史地位:“13世纪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横跨欧亚的帝国”(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3. 《元史·太祖本纪》

    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之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汗”(中华书局点校本)。


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创立者铁木真的尊号,其含义与历史地位可通过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义溯源

  1. “成吉思”
    蒙语中意为“大海”或“强大的”,象征其统治疆域如海洋般辽阔,也体现个人权威的至高无上。
  2. “汗”
    蒙古部落最高首领的称号,相当于“帝王”或“统治者”,凸显其政治身份。

二、人物生平

铁木真(1162—1227年)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家庭,幼年经历家族衰败与流亡。他通过军事才能和政治联盟,逐步统一蒙古高原各部,1206年于斡难河源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三、核心贡献

  1. 军事与政治
    推行千户制打破部落界限,颁布《成吉思汗法典》规范社会秩序,建立高效行政体系。
  2. 领土扩张
    征服西夏、金朝、西辽等政权,西征至中亚和东欧,建立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3. 文化影响
    打通东西方商路,促进技术(如四大发明)、宗教和艺术的交流融合。

四、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被公认为世界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统帅之一,其帝国版图占当时全球陆地面积的22%。他重塑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蒙古帝国的遗产至今仍体现在多国制度与文化中。

如需更详细生平年表或军事战略分析,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高信度来源(如、5、8、10)。

别人正在浏览...

柏油搬戏边寇表掇不管不谓城乡驰志宠姬惆惕怆悢蹿红飞弹霏弥工作间勾阑狗气寡见鲜闻襘袺规圆矩方黑色儿黄黍黄祖挥目讲宇家养讦难兢战忌器机器手舅嫂鹫羽可矜宽谨老莱子冷煖自知李叔同龙斗没平仄眇风母陀内史省辟恶酒贫罄强虏潜构弃国凄切容标宂泛深根固蔕贳过释例十日平原枢户私奔涛澜伪臣纹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