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复岭的意思、重山复岭的详细解释
重山复岭的解释
谓山峦重迭层接。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予使於 滇 ,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词语分解
- 重山的解释 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 岭的解释 岭 (嶺) ǐ 山,山脉:山岭。分水岭。岭脊(山脊)。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 岭 í 〔岭嵤〕山深貌。亦作“岭巆”。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重山复岭"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的景象,强调山势的复杂、层叠和延绵不绝。以下是该词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 重山:指重叠的山峰("重"读 chóng,表重复、层叠)。
- 复岭:指连绵的山岭("复"表反复、连续)。
合指山岭重重叠叠,地形复杂而壮阔。
二、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释为:"山峰重叠,山岭连绵。形容山势复杂、起伏不绝。"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为:"山岭重叠连绵,形容地势复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三、古籍用例与引申义
- 地理描写
如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行重山复岭间,四顾皆苍翠。"
▶ 描绘旅途中山峦连绵的实景 。
- 象征意义
引申为困难重重、阻碍繁多,如:"人生之路如重山复岭,需坚韧而行。"
四、现代用法
- 自然描写:用于写景(如游记、散文),例:"穿越重山复岭,终见雪山之巅。"
- 比喻困境:形容挑战艰巨,例:"创业之路重山复岭,唯毅力可破险阻。"
五、权威参考来源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M]. 中华书局,2009.
-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网络扩展解释
“重山复岭”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chóng shān fù lǐng
- 释义:指山峦层叠相接,形容地形复杂、山脉连绵不断。
2.出处与例句
- 出处:明代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用法:多作宾语或定语,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旅途艰险的地形。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重峦叠嶂、层峦叠嶂。
- 反义词:一马平川、平坦无垠。
4.扩展解析
- 结构特点:属于联合式成语,由“重山”和“复岭”两个部分构成,强调重复与叠加的视觉效果。
- 适用场景: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山水,或地理描述中表现复杂地形。
5.权威来源
该成语的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汉典)中均有收录,核心含义一致。更多例句和用法可参考《进舟赋》原文及现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端待举跰避吏辞趣大堤当千钱邓邓呆呆颠崖电影片第下渎污发补反故反首箇里光赫罐笼鹤发松姿贺客横徵苛役黄梅雨回变洄漩惑蔽鹄山釂酬俊老立储刘海仙隆名没化猛利貊謡内厅宁柢潘县栖钓轻清曲阿酒腃发攘卷三蓬圣后深山野墺神通申重霜露感顺下疏愚伺机四楞丝子棠棠屠苏酒鲜耀小军旅校历宵寐汐潮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