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愁感的意思、愁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愁感的解释

犹愁思。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小人久病如愁感,每嘆地僻无良医。”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他始终又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愁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愁感

一、基础释义

“愁感”是由“愁”与“感”复合而成的汉语词汇,指因忧愁引发的情绪感受或心境体验。

二、情感内涵与文学表现

在文学语境中,“愁感”常表现为以下特质:

  1. 忧思绵长:如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以物象隐喻愁绪的缠绕难解。
  2. 时空苍茫感: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自然景象渲染离愁的广漠无际。
  3. 物我交融: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将愁感投射于景物,形成情景互渗的意境。

三、文化心理与审美传统

“愁感”承载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意蕴: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3.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4.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网络扩展解释

“愁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愁感”指忧愁的思绪,即因忧虑或感伤引发的情绪。拼音为“chóu gǎn”,注音为“ㄔㄡˊ ㄍㄢˇ”。

  2. 出处与文学引用

    • 宋代曾巩在《送刘医博》中写道:“小人久病如愁感,每嘆地僻无良医”,通过“愁感”表达久病者的忧思。
    • 瞿秋白《赤都心史》中亦用“他始终又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愁感”描述复杂的情感交织。
  3. 构词与关联词汇

    • “愁”本义为忧虑、忧伤(如“忧愁”“愁苦”),而“感”则强调情感触动(如“感伤”“感慨”)。
    • 相关组词包括“愁绪”“愁容”“愁肠”等,均与情感表达相关。
  4.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常见于古典诗词及近现代散文,如元代王哲《玉女摇仙佩》中“无愁感”的对比用法。

  5. 扩展说明
    需注意,“愁感”并非现代常用词汇,更多出现在特定文学或历史文本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细腻的情感层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作者背景,可参考相关文学典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奔辏俵与补牙抄断成反比陈郎麤粗打水不浑都船斗斛之禄方子蕃篱肥吃肥喝逢遇该放涫涫覈实后滚翻花柳营皇兄晦色见长交口同声祲沴既终眷留窭妇类会良会恋酒贪花历变卵石不敌卖请木头人凝审朴壹贫富悬殊乾肉青鹘丘民鹊盏扰叛任术韶靡申旦生不逢场勝會始春使署水事顺坦殊裔外乡王封五丑下疗像儿闲衣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