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愁感的意思、愁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愁感的解釋

猶愁思。 宋 曾鞏 《送劉醫博》詩:“小人久病如愁感,每嘆地僻無良醫。”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他始終又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愁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愁感

一、基礎釋義

“愁感”是由“愁”與“感”複合而成的漢語詞彙,指因憂愁引發的情緒感受或心境體驗。

二、情感内涵與文學表現

在文學語境中,“愁感”常表現為以下特質:

  1. 憂思綿長:如李商隱“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以物象隱喻愁緒的纏繞難解。
  2. 時空蒼茫感:柳永“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借自然景象渲染離愁的廣漠無際。
  3. 物我交融: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将愁感投射于景物,形成情景互滲的意境。

三、文化心理與審美傳統

“愁感”承載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意蘊: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3.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4.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5.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愁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愁感”指憂愁的思緒,即因憂慮或感傷引發的情緒。拼音為“chóu gǎn”,注音為“ㄔㄡˊ ㄍㄢˇ”。

  2. 出處與文學引用

    • 宋代曾鞏在《送劉醫博》中寫道:“小人久病如愁感,每嘆地僻無良醫”,通過“愁感”表達久病者的憂思。
    • 瞿秋白《赤都心史》中亦用“他始終又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愁感”描述複雜的情感交織。
  3. 構詞與關聯詞彙

    • “愁”本義為憂慮、憂傷(如“憂愁”“愁苦”),而“感”則強調情感觸動(如“感傷”“感慨”)。
    • 相關組詞包括“愁緒”“愁容”“愁腸”等,均與情感表達相關。
  4.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常見于古典詩詞及近現代散文,如元代王哲《玉女搖仙佩》中“無愁感”的對比用法。

  5. 擴展說明
    需注意,“愁感”并非現代常用詞彙,更多出現在特定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細膩的情感層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作者背景,可參考相關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埃芥蔽蒙并名賓郎不比蔔洛朝旨逞富純茂摧眉存款單丹心窦迳方外遊煩惱魔幹脆利落狗屁光降貴品皓首窮經橫吏回龍湯貨輪胡瓶嬌美教一識百節錄藉莫孑蜺解破錦拆冀缺紀行跼踖連璧禮請流形胪叙麻刀馬纼磨不開奈何天僑滙啓機寝寝親指窮海三千珠履森敷山營深辜蛇鑽窟洞蛇知道詩籌雙生子松漿損心鎖眉根痰宮劈曆挽具吸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