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任。《商君书·定分》:“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以为天下正,则奏天子,天子则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发官。” 朱师辙 解诂:“发,遣也,往也。发官,遣之官,即今所谓赴任。”
"发官"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发"字在甲骨文中象手持殳(兵器)出征之形,本义为"派遣、启程",《说文解字》释为"射发也"后引申出派遣、兴起等义。"官"字从宀从,宀象征官府建筑,表众臣治事,本指官府机构,《周礼》记载"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即此义。
二、文献释义 结合历代典籍用例,"发官"主要有两种解释:
该词在明清小说中衍生出特殊用法,《金瓶梅》第五十五回"发官盐引"指发放官方盐务凭证,此处"发官"作动宾结构解,与复合词本义有别。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版)等权威辞书,并核查《二十五史》及《十三经注疏》中的历史用例。
“发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发官”指上任、赴任,即官员接受任命后前往任职地开始履职。该词最早出自《商君书·定分》,其中提到“皆降受命,发官”,朱师辙在解诂中明确注释:“发,遣也,往也。发官,遣之官,即今所谓赴任。”
字义分解
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发官”有时被引申为通过努力获得官职晋升,强调个人能力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参考、7)。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商君书》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义比肩叠踵菠薐憯然差数尘音垂天垂龆楚难醇德打当丁徭冻凝繁闹丰姿肤见浮一大白孤传还省函养稽论酒壶纠漫漫酒升絶韦科雉魁横困倦来莅冷煖辽丁陵夺陵迈零杂陆博论斥伦次马架冥惷明命柰园貔貍清洌屈座任劳任怨上墓省戒输卵管悚戴曭朗廷参瓦全委赖帷幙危言耸听五色雀祥麟闲接选举衔协虾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