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凡的意思、發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凡的解釋

[introduction to a book (subject)] 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杜預《左氏春秋傳序》

詳細解釋

(1).揭示全書的要旨或體例。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周公 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明 宋濂 《呂氏采史目錄序》:“於是禮部尚書 崔亮 主事, 黃肅 與 濂 等發凡舉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思辨錄輯要有舊本》:“目録前有發凡,每類目前復有小序。”

(2).用作書名,指對某一學科的一般介紹,相當于“概論”。如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

(3).猶言領悟要旨。 清 朱彜尊 《戲效香奁體二十六韻》:“點筆能成陣,聽詩便發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或體例,常用于學術或著作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發凡(fā fán)原指闡明著作的綱要或學科的總體原則。例如晉代杜預在《春秋左氏傳序》中寫道:“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即通過“發凡”來歸納《左傳》的體例和治國制度。
  2. 引申用法

    • 著作體例的說明:常用于書名或序言中,表示對全書編寫規則或學科體系的概括。如“發凡起例”指拟定編寫體例。
    • 領悟要旨:清代朱彜尊曾用“聽詩便發凡”表達通過詩歌理解核心思想。
  3. 相關成語

    • 舉例發凡:分類舉例以說明全書的體例,出自《文心雕龍·史傳》。
    • 發凡起例:強調拟定著作的編寫規則,如“為志局發凡起例”。
  4. 現代應用
    在學術領域,“發凡”可指代學科概論或方法論,例如詞典開篇的“凡例”即屬于“發凡”的範疇。


“發凡”兼具揭示要旨與規範體例的雙重功能,既是古代經典中的術語,也適用于現代學術寫作。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成語用法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春秋左傳序》《文心雕龍》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凡》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意思是指尋常、一般的意思。該詞是由“發”和“凡”兩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發”字的部首是“發”,總筆畫數為五畫。 - “凡”字的部首是“幾”,總筆畫數為五畫。 《發凡》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發凡》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 以下是《發凡》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她的觀點很發凡,沒有太多特别之處。 2. 這篇文章内容發凡,沒有什麼新穎的觀點。 3. 我們要努力超越發凡,追求卓越的目标。 《發凡》這個詞沒有特定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因為它本身是一個較為通用的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