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没有止境。《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毛 传:“底,至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豫治无定寿春为主》:“如此纷更,靡所底止。”
“靡所底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í suǒ dǐ zhǐ,其基本含义是“没有止境”,形容事物无法被限制或控制,一直持续下去。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词拆分
引申含义
多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行为持续不断、难以终止,带有中性色彩。
最早出处:
出自《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原句表达了对频繁征战的无奈,感叹苦难无休无止。
后世引用:
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道:“如此纷更,靡所底止。”,用以批评政策频繁变动、缺乏稳定性。
语法功能
近义表达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靡所底止》是指没有任何一样事物可以阻止、制止。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由作者曹雪芹创造。通常用来形容情感、欲望或者命运等力量无法被阻挡或抵挡。
《靡所底止》的拆分部首为“革”、“心”、“页”,按照部首顺序依次为第404、61、181的字。 笔画数为21划。
《靡所底止》源自于《红楼梦》第八十八回“惜春词德成标,庆儿曲莫传兴,把盏凡胎又扯闲言,是故黑山直未行。春睡不知足,谁著来过郎对。宛魂搭勾底事是,该事巧相逢洞靡所底止。”繁体字为《靡所底止》。
古时候,写“靡所底止”一词时,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靡字曾写作“靡靡”,所字曾写作“所所”,并且没有使用“底止”的繁体字。
1. 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我感到无法抵挡,仿佛靡所底止。
2. 那个艺术家对自己的追求是靡所底止的,他永远不会停止探索新的领域。
组词:阻止、制止、终止、截止
近义词: 无法阻挡、不可阻挡、势不可挡
反义词: 可以阻止、可制止、可以停止、可拦截
暗陬白石脂半斤八面操行叉手管床位催熟狄狄督责方钢风帘夫复何言富奢咕溜溜韩非寒华诃駡怀喜黄槁江左夷吾缄锁简脱鸡旦祭公紧抱精兵简政静默士襟素酒次军捷军职拉场子略属立方米留年旅颜麻笺谩誺满心门可张罗蝥弧耐洗内局湓口绮梦跂跂沈颠神福沈心石棉诵谏讼事俗笔泝泝螳螂子潭井宛童威罚位主斜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