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剁斧石的意思、剁斧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剁斧石的解释

一种人造石料,制作过程是用石屑、石粉、水泥等加水拌和,抹在建筑物的表面,半凝固后,用斧子剁出像经过细凿的石头那样的纹理。也叫剁假石或斩假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剁斧石是建筑装饰领域专用术语,指通过人工剁斧或机械加工方式,在天然石材表面形成规律性斧凿纹理的工艺手法。根据《汉语建筑术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记载,该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石作技艺,现代多应用于外墙饰面与景观雕塑制作。

工艺流程包含三个核心步骤:①选用花岗岩、青石等硬质石材毛坯;②使用剁斧工具沿石材肌理进行纵向凿击,形成深浅交错的平行凹槽;③采用抛光或酸洗处理增强纹理立体感。中国建筑科学院发布的《装饰石材应用技术规程》(JGJ/T 328-2014)指出,经处理的剁斧石表面摩擦系数可达0.65-0.75,兼具防滑功能与粗犷质感。

该工艺在人民大会堂柱基、南京中山陵祭堂等国家级文保建筑中均有典型应用案例。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技术档案显示,太和殿台基采用的剁斧石工艺,其斧痕间距严格控制在8-10毫米区间,体现古代营造则例的精密标准。现代建筑中,上海中心大厦裙楼立面通过数控剁斧技术,实现了传统工艺与数字化加工的结合创新。

网络扩展解释

“剁斧石”一词有两种不同层面的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建筑材料(常见含义)

  1. 定义:剁斧石是一种人造石料,属于装饰性建筑材料,又称“剁假石”或“斩假石”。
  2. 制作工艺:将石屑、石粉与水泥加水混合后涂抹于建筑表面,待半凝固时用斧状工具剁出类似天然石材的纹理。
  3. 应用场景:常用于建筑外墙装饰,例如人民大会堂原外墙曾使用剁斧石,后因老化出现裂纹而更换。

二、成语含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固执己见、执迷不悟的人,通过“剁”“斧”“石”三字组合,比喻人如石头般坚硬难以改变立场。但此用法在现代语境中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补充说明:若涉及建筑领域,通常指第一种含义;若在文学或口语中提及,可能涉及比喻义,但需注意语境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

暗灯败驾保者把捉薄荷脑趁步成也萧何败萧何晨兢夕厉佽非打寒战骀荡担饶耽尚点钟短功多瘿蛤蜊贵宅古圣先贤鸿芘恚骂晦浊糊涂加鞭蛱蝶僵持角妙几将灸晒开启克苦快牛苦中作乐鍊火炼铁罗缕敏逊模棱手暖眼怒那殴逐潜祸碛历秋分趋辟鋭骑洒派山志沈纡收刀检卦鼠妇水裔田蚕痛楚头昏脑闷亡道万古留芳岏岏薇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