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秋分的意思、秋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秋分的解释

[the Autumnal Equinox (16th solar term)]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详细解释

(1).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9月23日或24日。这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2).指秋天。《旧唐书·于志宁传》:“以罪较量,明非恶逆,若欲依律,合待秋分。”

(3).农业集体单位秋季分配。《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期:“党支部指示协助作秋收和秋分工作后,团支部就讨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其含义可从天文、气候和文化习俗三方面解释:

一、天文意义

  1. 昼夜均分:秋分时太阳到达黄经180°,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长相等(各12小时)。此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反之。
  2. 季节划分:按古代四季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秋分日位于秋季90天中点,平分整个秋季。

二、气候特征

秋分后,北半球气温逐日下降,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易形成降水,昼夜温差加大。南方地区通常在秋分后正式入秋。

三、文化内涵

  1. 古籍释义:《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强调自然界阴阳平衡。
  2. 传统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雷声减少),二候蛰虫坯户(昆虫筑巢),三候水始涸(河流渐枯)。
  3. 祭月习俗:秋分曾是“祭月节”,后演变为中秋节。

日期范围

每年公历9月22-24日交节,2025年秋分为9月23日(具体需参考当年天文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秋分的意思

秋分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秋天正式到来的日期。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黄经达到180度时就是秋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秋分是一个汉字,由部首禾和音声构成。它共有8个笔画。

秋分的来源

秋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观察太阳运行的轨迹,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秋分则表示秋天正式开始,天气变凉、白昼和黑夜持平。

秋分的繁体写法

秋分的繁体写法为「秋分」,没有特别的变动。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古时候秋分的汉字写作「豨膼」。这个写法在演变中逐渐被「秋分」所取代。

例句

1. 今年的秋分是在9月23日。
2.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变凉。

组词

秋分的组词有:秋季、秋天、秋色、分布、分明等。

近义词

秋分的近义词有:秋令、秋季、秋天。

反义词

秋分的反义词是春分,表示春天正式到来的日期。

别人正在浏览...

灞亭八线邶诗本题鄙慝拨喇才大难用才高意广孱庸打撺呆顿顿到位鼕鼓渡工二六儿童团乏手飞虎旗风容高晓声贡缎冠缨桂阃豪劲侯爵挥喝寄辞九城陌蠲释举义磷光[现象]林阴龙城龙祠麻嗏民编名胜古迹捏酸泥中刺批书千米清醒钦讶齐虚羣衆组织日契稍绿世仆檀信提鼓听势投鼠推聋妆哑万年吉地温席扇枕无上衔竿羡鱼小不忍则乱大谋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