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涖阼的意思、涖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涖阼的解释

亦作“ 涖祚 ”。帝王登位执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的台阶。《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 幼,不能涖阼。 周公 相,践阼而治。” 郑玄 注:“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君之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问目答罗鼎臣》:“逮后 哲宗 涖祚, 夏 主 秉常 来求 藺州 、 米脂 等五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涖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通常写作“莅阼”或“涖祚”,其中“涖”是“莅”的异体字,读作lì,意为“到、临”;“阼”读作zuò,原指古代庙堂前东面的台阶,后引申为帝位、王位。因此,“涖阼”合指帝王即位、登基,强调君主正式登上统治地位的行为。

具体解析:

  1. 涖(莅)
    本义为“来临”,常见于敬辞如“莅临”(表示尊贵者到来)。在帝王语境中,带有庄严、正式的含义,象征权力交接的仪式感。


  2. 原指古代建筑中东侧的台阶,是主人迎接宾客或举行仪式时站立的位置。因帝王登基时需立于阼阶主持祭祀,故“阼”逐渐成为帝位的代称。例如“践阼”即“登基”。

  3. 合用意义
    “涖阼”强调君主通过仪式正式接管政权,常见于史书或古典文献中。例如《礼记·文王世子》载:“成王幼,不能涖阼”,指周成王年幼无法亲政。

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见于研究古代典章制度或历史文献的语境。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登基”“即位”等现代词汇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涖阼是一个古汉字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意思是殿堂。涖阼的拼音是lài zuò,涖阼的部首是阜,涖阼的笔画数是15。 关于涖阼的来源和繁体字,涖阼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因此它的来源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同时,涖阼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也较少见,因此很难找到对应的繁体字形。 古时候的汉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涖阼也不例外。根据古籀文献的记载,涖阼的古代写法为“囹囷”,也就是两个“围”字叠加。这种古代写法中的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含义,囹指的是围住,囷指的是聚集。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含义更为丰富的词汇。 例句:涖阼作为一个古代词语,很少出现在现代文中。因此,较难找到现代的例句。 涖阼的组词可以根据其含义进行延伸,例如涖阼殿、涖阼庙等。这些词语都是以涖阼为核心概念进行延伸衍生的。 近义词方面,与涖阼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是宫殿、殿堂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宏伟、庄严的建筑物。 反义词方面,涖阼的反义词可以考虑是草莽、陋室等词语,这些词语表示简陋、不起眼的房屋。 综上所述,涖阼是一个古汉字词语,意思是殿堂。部首是阜,笔画数是15。涖阼的来源和繁体字写法并没有详细的记录。在古时候,涖阼的写法为“囹囷”。其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都可以根据其核心概念进行衍生。尽管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涖阼仍然是一种描述宏伟建筑的形容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