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躬行节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核心含义
“躬行”指亲自践行,“节俭”意为节约勤俭。整体意为亲自做到节约勤俭,强调以行动而非言语示范节俭美德。
出处溯源
成语最早出自《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后《明史·刘健传》亦用此词,劝谏帝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以作表率。
类似成语“节俭躬行”(出自顾炎武《骊山行》),两者含义相近,但“躬行节俭”更强调“亲自实践”的动作性。
该成语通过历史典故传递了“知行合一”的节俭观,适用于强调领导者或个体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简朴理念的语境。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汉书》《明史》等典籍。
《躬行节俭》是一个成语,意为自己身体力行地生活俭朴。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节俭的原则。
《躬行节俭》可以拆分为“身”、“行”、“节”、“俭”四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23。
《躬行节俭》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大学》:“君子躬自修,以敬忠信,而脩身以躬行节俭。”它强调一个人应该积极修身,尽量遵循节俭的原则。
《躬行节俭》的繁体字为「躬行節儉」。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躬的古字形为「兢」,行的古字形为「行」,节的古字形为「省」,俭的古字形为「省」。
他是一个躬行节俭的人,从不浪费。
躬勤行省、节俭持家、躬行教诲、节俭朴素、躬行实践
节制、节约、勤俭
奢侈、浪费、奢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