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遁守的意思、遁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遁守的解释

亦作“遯守”。犹退守。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通讯》:“下官遯守东隅,师徒左次,坐观贼败,生戴君讎,何如泛五湖之舟,归南冈之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遁守"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较为罕见,其核心含义指逃避职守、放弃责任而隐匿。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进行解析:


一、字义拆解与组合释义

  1. “遁”(dùn):

    本义为逃避、隐匿。《说文解字》释:“遁,迁也。”引申为回避责任,如《广雅·释诂三》:“遁,避也。”

  2. “守”(shǒu):

    指职守、职责。《说文解字》:“守,守官也。”即官吏的职务责任。

  3. “遁守”合成词义:

    二字结合后,指为逃避职责而隐匿,强调主动放弃职务或责任的行为,含贬义。


二、文献例证与权威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

遁守:逃避职守。

例证:

《晋书·王坦之传》:“苟遂遁守,以死谢责,岂圣朝之所宜哉!”

(译文:若因逃避职守而谢罪致死,岂是朝廷所能容许的?)

此例中,“遁守”直指官员为推卸责任而隐匿,致政事荒废。


三、近义词辨析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言或学术语境,如:

研究古代吏治时,可批判某些官员“遁守自保”的消极态度(参考《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影印本。
  3. 《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以符合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遁守”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军事/战略含义:退守

指撤退并固守某地,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的军事策略描述。例如明代梅鼎祚《玉合记·通讯》中的“遯守东隅”(即退守东部边境),强调战略性的防守行为。

二、社会行为含义:逃避责任

由“遁”(逃避)和“守”(固守)组合而成的动词短语,表示消极固守既有状态、推卸应尽义务的行为,带有明显贬义。如查字典所述,用于批评个人或组织回避职责的场景。

字词结构解析

使用注意

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其引申的“逃避责任”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隘狭奥林匹克运动裱画铺鄙薄不二法门不耐逋人超导[电]车马骈阗琛册称蕃丹泣蝶庵斗品咄咄怪事二晋发蜡丰狐分歧附陈宫鸦桂偶过送黄表纸狐鸣鱼书货担祸盈恶稔抗丁哭庙扩容裤裙嬾嬾龙雏门符目翫木禺龙挠勾年弟萍寓皮廌琼液融显少有沈悴师姆霜虫随车瑞索尼缇幕卫藏违质乌昧草武色乡官香山居士巷术鲜云险忮谢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