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击剥的意思、击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击剥的解释

谓以严刑峻法虐民。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酷吏以击剥为声,上多以为能;贪吏以要结为事,上多为所中。”

敲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韩 闻击剥之声甚久,询之家人,以情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击剥”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宋元时期的白话文献。根据《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具有两层核心含义:

一、拟声用法

指物体碰撞或敲击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常见于古典小说场景描写。例如《水浒传》第四回描述鲁智深醉酒后“摇摇摆摆入僧堂来,在地下拾起一根折木头,击剥着炉炭”,此处“击剥”生动还原了木块敲击火炉的声响。

二、动作描述

含有“击打并剥离”的复合动作义,多用于表现带有破坏性的行为。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记载“众人一齐动手,击剥得他衣裤精光”,此处通过“击剥”强调对衣物的暴力撕扯过程。

从词源演变看,“击剥”由单字“击”(《说文解字》释为“攴也”)与“剥”(《广韵》释为“削也”)组合而成,其构词逻辑符合古汉语并列式动词的生成规律。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逐渐被“敲打”“撕扯”等词语替代,仅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具有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击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严刑峻法虐民
    指统治者使用残酷的法律剥削压迫百姓。例如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酷吏以击剥为声,上多以为能”,描述酷吏通过严刑苛法压榨民众的现象。

  2. 敲击动作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中记载:“韩闻击剥之声甚久”,这里的“击剥”指敲击发出的声响。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描述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暴政或具体动作。需注意语境区别两种含义,例如“击剥为声”指苛政,而“击剥之声”则指物理敲击声。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例句理解其含义,避免混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五杂俎》或《聊斋志异》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合伴音襃序表阐柄授饼子桃拨拨哺糟歠醨侧足褡包大五金打旋磨独有千古方命蜚短流长飞奇钩货粉堵赋形高水平还炮喉痹怀挟黄丹灰黑湖南缉报臼窠掘柘枝峻卓抗粮科兵科学实验狂跌跨竈帘内理怀流华轮环鲁史木干鸟栖纳宠能言巧辩傩禳盘泊奇才秦篆奇卓劝讲任人摆布人上赊远石版十箭市重说老婆舌头绥抚挺挺倜傥五经魁首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