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代史的意思、断代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代史的解释

(1) [dynastic history]∶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

(2) [history divided according to dynasties]∶按朝代划分的历史

详细解释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创始于 东汉 班固 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其余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新旧《五代史》包举数朝,亦仍属断代史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者,亦属断代史。今人所著《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此类。 罗惇曧 《文学源流》:“ 班固 以宏博之材,纂承家学,《汉书》为断代史所宗,比肩 子长 ,共推深博。”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我国在历史上,很重视传记,断代史中,人物传记占绝大部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代史的汉语词典释义与学术解析

一、基本定义

断代史是中国传统史书编纂体例之一,指以某一朝代或特定历史阶段为记述范围的史书形式。该词由"断代"与"史"构成,"断代"意为划分时代界限,"史"即历史记载。其核心特征是以朝代兴亡为断限,集中记录单一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汉语大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编纂特点

  1. 时间界限明确:如《汉书》专述西汉一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与通史《史记》形成对比。
  2. 内容聚焦政权:侧重记录统治阶层的制度沿革、重大事件及社会结构,例如《宋史》详载两宋官制与科举演变(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3. 体例规范化:常采用纪传体,分本纪、志、表、列传等模块,结构严谨。

三、与通史的区别

断代史强调纵向断限研究,而通史(如《资治通鉴》)注重长时段历史脉络梳理。司马光曾评:"断代为书,各尽其详"(《通鉴考异》),指出二者互补性(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校注》)。

四、代表著作

官方断代史以"二十四史"为主流,例如:

五、学术价值

断代史为朝代研究提供密集史料,但受正统观局限可能忽略跨时代联系。现代学者提倡结合考古发现与多学科方法,弥补文献偏差(《历史研究》2023年第4期)。

网络扩展解释

断代史是以某一朝代或历史阶段为断限的史书体例,其核心特点与相关要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断代史与通史相对,特指记录单一朝代或特定时期历史的史书。例如《汉书》,其内容仅涵盖西汉至新莽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而《宋史》《明史》等二十四史中的其他著作也属于此类。

二、体例特征

  1. 首创与代表:东汉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12纪、8表、10志、70传,共100篇。
  2. 体例多样性:除纪传体外,编年体(如《汉纪》)、纪事本末体(如《通鉴纪事本末》)若以朝代为断限,也属断代史范畴。

三、历史地位 二十四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均为断代史。这种体例因能系统梳理单一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纂的主流模式。

四、现代延伸 现代学者研究特定历史阶段(如《隋唐史》《明清社会史论》)的著作,虽非官方正史,仍延续了断代史的研究框架。

补充说明:部分文献提及断代史可能引申为“历史阶段的断裂”(如),但该含义属于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质不失黍絫逋叟差距赐蟒村户大工业定理第三产业钝騃阿胶防救风形府邸夫脚高山流水拱手让人勾勒黄耳麾纛家姐见微知萌交尾静摄灸灼积习难改客耕狼窝良方栾睃鸾枳叹螺墨卖儿鬻女麦黄马路牙子麻糖免乳缪説逆治萍虀轻蔑黥刑覃研融散散板讪谑沙汀生肌示贬于褒市不豫贾十发十中手烛素辉桃夭新妇翁姑舞悦狭吝相导小比心长发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