浢津的意思、浢津的详细解释
浢津的解释
古 黄河 渡口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余按, 河 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 浢津 。 河北县 有 浢水 ,南入于 河 , 河水 故有 浢津 之名。”浢,一本作“ 郖 ”。
词语分解
- 浢的解释 浢 ò 〔浢水〕古河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源出中条山麓,南流入黄河。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津的解释 津 ī 渡水的地方:津渡。关津。津要。问津。 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 汗:遍体生津。 滋润,补:津润。津贴。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浢津”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浢津的含义与地理位置
-
基本定义
浢津是古代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与河津、蒲津、茅津并称“黄河四大津渡”。其名称来源于黄河北岸的浢水(或郖水),因该水在此处注入黄河而得名。
-
地理位置争议
- 河南灵宝说:部分文献如《水经注》记载其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部,是河南与山西之间的黄河古渡口。
- 山西芮城说:高权威性来源(如网易订阅)指出,浢津故址实际在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部的黄河北岸,且隋唐时期曾在此置关设津。
(注:差异可能源于古代行政区划变迁或文献记载侧重不同。)
-
名称演变
历史上浢津有多个别名,如郖津、窦津、陌底渡等。“郖津”为通假写法,因字形演变或误传导致(如“浢”与“郖”在古籍中混用)。
历史沿革与作用
- 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北魏将领封礼曾从浢津南渡作战。
- 隋末在此设置郖津关,唐初废关改设津渡,成为交通要道。
- 作为军事和商贸枢纽,浢津在黄河中游的南北沟通中具有战略意义。
现代考证与现状
根据考古与文献综合分析,浢津的实际位置更可能位于山西芮城,现存渡口遗址及部分历史建筑(如待济亭),但具体细节仍需进一步研究。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资料,可参考《水经注》或地方志《灵宝县志》《芮城县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浢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浢津(dòng jīn)是汉语词汇,可以解释为“河流的交汇处”,指两条河流相会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浢津的部首是水(氵),它的笔画数目是12画。
来源和繁体写法
浢津一词源自古代汉字,并在繁体中也保留了其原始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浢津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写法可以是“溶津”,其中溶是指河流的融合,津则代表交汇。
例句
1. 我们散步时经过了这片浢津,看到了它们交汇的美景。
2. 这座城市因为拥有多条浢津而闻名于世。
组词
与浢津相关的词汇有:河流、交汇、汇聚、合流等。
近义词
与浢津意义相近的词汇有:交流、交叉、交集、汇合等。
反义词
与浢津意义相反的词汇有:分流、孤立、独立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嚲回菴菴豹别倡子禅龛车攻马同乘肩鸱视狼顾虫珠从橐村隖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多多益办防拒凤钗恭约勾迁晷暇鼓笳恒医何所不为鹤汀闳言崇议黄茂活劳动觳觫缰系戒品僦雇军帽可喜种李门廪贡嶙嶙留葬龙筋闷头儿慜念纳款排娖秋水伊人三榜定案三浴三薰沙岸山峁身当其境生一神林折行送茶天灯天阴恸絶通虔退皮兔魄乌里八糟物离乡贵乌梢蛇五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