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脚索的意思、绊脚索的详细解释
绊脚索的解释
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水浒传》第三二回:“心里越慌,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嘍囉来,发声喊,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柳杞 《好年胜景》二:“这是假跑哩,他们早安好了绊脚索,果不然,追过一个墙角,就中了他们的牢笼计。”
词语分解
- 绊的解释 绊 (絆) à 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绊住。绊倒。羁绊(束缚)。绊脚石(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绊手绊脚。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绊脚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为绊倒行人而设置的绳索,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描述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一种通过隐蔽方式铺设的绳索,用于突然绊倒行进中的人,使其失去平衡。这种装置多用于伏击、陷阱等场景,例如古代战争或绿林行动中。
2.文学与历史用例
-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提到,宋江因踩中绊脚索被伏路喽啰擒获,体现了其作为埋伏工具的典型用途。
- 现代作品:作家柳杞在《好年胜景》中描写角色因绊脚索中计,进一步说明其作为“计谋道具”的功能。
3.字词解析
- “绊”:指缠住或挡住,使行动受阻。
- “脚”:此处指行人的腿部。
- “索”:即绳索,强调工具的简易性和实用性。
4.延伸意义
现代语境中,“绊脚索”可比喻阻碍事物发展的隐性问题,但此用法较罕见,原意仍占主导。
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水浒传》原文或相关文学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绊脚索,这个词意思是指阻碍或干扰别人行动或前进的东西或原因。它的拆分部首是绊、脚、索,其中绊和脚的笔画分别为7和7,索的笔画为10。《绊脚索》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根据古时候的写法,绊的上面有个额外的长勾,表示打滑或跌倒;脚的下面是一个比较窄的横折,表示脚下不稳;索的下面则是两条线,表示捆绑。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以下是一些关于《绊脚索》的例句:
1. 他在自己的成功之路上经历了许多绊脚索。
2. 一些人的消极态度成为了我们前进的绊脚索。
3. 我们要避免自己成为他人生活中的绊脚索。
一些与《绊脚索》相关的组词有:绊倒、绊线、脚镣等。与其意思类似的近义词包括:阻碍、妨碍、拖累等。反义词则可以是:助力、促进、支持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