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季兰的意思、季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季兰的解释

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敬可弃乎?”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 季兰 盖即季女之名或字。”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 杜预 注。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 季兰 之姿,蹈《思齐》之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季兰”是一个具有历史语源与文学意象的复合词。从汉语词汇学角度分析,其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人名专指(历史人物)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季兰,鲁季文子之女也”,此处“季”为姓氏排行,“兰”取香草喻美德。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疏时强调:“兰草芬芳,喻女子贞淑之德”。该用法体现了周代以植物特性寄寓人格理想的文化特征。

二、季节意象(文学象征) 《诗经·郑风》有“季兰”连用案例,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释为:“季者,时之序也;兰者,卉之芳也”,指代特定时节绽放的兰花。这种用法在唐宋诗词中演变为固定意象,如李商隐《代赠》中“季兰葳蕤应秋节”即借兰花季候特征喻时光流转。

注:文献参考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词条释义,及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相关篇章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季兰”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主要解释,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文献和语境:

一、古代少女名或字

  1. 基本释义
    根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季兰”是古代一位少女的名字或字,可能与祭祀礼仪相关。原文提到:“季兰尸之,敬也”,描述她在宗庙祭祀中担任“尸”(即代祖先受祭的角色),体现其端庄恭敬的形象。

    • 另一说法认为,“季兰”指佩戴兰草的少女,象征高洁品德(见杜预注《左传》)。
  2. 文献例证
    东汉蔡邕在《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中,以“体季兰之姿”赞美胡夫人的贤淑德行,进一步印证了该词与古代女性德行的关联。


二、成语比喻义

在部分现代语境中,“季兰”被引申为成语,比喻有才华的人在逆境中仍能展现才能,如同寒冬盛开的兰花。


综合对比

释义类型 来源 核心含义 典型用例
古代人名/称谓 《左传》、汉典 少女名或代指品德高尚的女性 祭祀、人物德行描写
现代成语 查字典等工具书 逆境中显露才华的象征 励志、评价人才

提示:若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建议优先参考《左传》及汉代文献的原始释义;现代比喻义多见于通俗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爱莫能助闇隘北挠本作兵旅毕协不测铲迹销声达标淡出但愿雕窭雕辇锻锤辅亮抚世割襟之盟滚石黑体字潢井黄耆蕙的风伽里略假署絜楹金翅季叔纠漫漫拘绊留声机么波名垂千古凝滞偏宠破绽千牛仗凄恻齐毫侵渎青衣小帽倾悦泉布攘盗如干上浣生眼实例说满蜀箑四面通流同食王德万恨千愁玩意账无了五一节西安衔薪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