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籍的意思、板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籍的解释

[register “版籍”] 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

详细解释

(1).即户籍。《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 元嘉 、而板籍顿闕,弊亦有以。”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

(2).印版与书籍。 史德辉 《书林清话·明时刻书工价之廉》:“尝闻 王遵巖 、 唐荆川 两先生相谓曰:数十年读书人,能中一榜,必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儿,身衣饱煖,殁时必有一篇墓誌。此等板籍,幸不久即灭;假使尽存,则虽以大地为架子,亦贮不下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板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板”原指刻写文字的木片,“籍”指登记册或文书档案。《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为“户籍与土地册”,特指古代官府登记户口、田地的文书。例如宋代文献中“板籍”常指土地赋税记录,如《宋史·食货志》载:“诸州板籍,掌于户曹。”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户籍管理:明代《吏学指南》解释“板籍”为“民数之版,田亩之籍”,强调其作为人口与土地双重管理工具的功能。
  2. 印刷延伸义: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出,“板”通“版”,故“板籍”亦可指雕版印刷的书籍,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三、文献例证

该词在《唐六典》《元典章》等古籍中均指官方户籍档案。现代学者王力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特别指出,“板籍”在宋元时期与“鱼鳞图册”功能相似,是研究古代经济制度的关键材料。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宋史》《说文解字注》等权威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板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

一、基本含义

  1. 户籍与土地登记簿册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指古代用于登记户口、土地的官方文书。例如《南齐书·虞玩之传》提到“板籍顿闕”,即户籍缺失,说明其作为管理人口的重要工具。

  2. 与“版籍”相通
    部分文献(如、8)指出“板籍”同“版籍”,后者不仅包含户籍,还涉及疆域记录和书籍。《周礼》中“版图”一词即指户籍与地图的结合,后引申为国家领土象征。


二、引申含义

  1. 官员贬谪的象征
    据,古代官员被贬至边远地区时,其名字会被记录于木板(即“板籍”),因此该词衍生出“贬谪或调离岗位”的比喻义。不过此说法多见于成语解释,权威文献中较少直接体现。

  2. 印版与书籍的合称
    明代文献中曾将印刷用的版片和书籍统称为“板籍”,如史德辉《书林清话》提到刻书工价时使用此义。


三、使用注意

建议进一步查阅《周礼》《后汉书》等原始文献,或专业历史辞典以获取更精准的学术定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畮半臂忍寒北风之恋弼臣别真襞牋冰球运动不挑之祖层亘沉滞穿通貙卒毳幙存命刁诈段段饿馑佛婆副刊各司其职攻讦骨瘦如柴豪厘昏放酒兴狼惫翎管灵歆六点儿路费露堂面从米芾谋野目瞪口僵内閤牛马墙陪尾清结弃撇日益熔炼沙鹤劭令哨卡深根蟠结师效顺溜纸私倡死敌食监私注俗格田丁通润外女韦弱无神相晤戏蝶游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