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耳闻目见的意思、耳闻目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耳闻目见的解释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歌舞 吴中 第一人,緑鬢双鬟纔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 耳闻眼见 ”、“ 耳闻目击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説。”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耳闻目见"是由"耳闻"和"目见"组成的并列式成语,其核心语义指通过听觉与视觉直接获得的感知经验。从汉语构词法分析,"耳"与"目"作为人体感官器官名词,"闻"与"见"分别对应听觉和视觉的动词,构成"器官名词+感知动词"的典型古汉语动宾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该成语的语法功能既可作谓语,如"此事乃吾耳闻目见";也可作定语,如"耳闻目见之事最可信"(《汉语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19)。

在语义层面上,"耳闻"强调通过他人转述获取间接信息,"目见"则突显直接观察的实证性,二者结合形成"直接经验与间接信息相印证"的复合概念(《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7)。这种双重验证机制使其与"道听途说"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单指未经证实的传闻。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字》中"闻,知声也"与"见,视也"的原始释义,为理解该成语提供了文字学依据(许慎《说文解字》东汉)。

在语用特征方面,该成语多用于学术考证、司法证词等需要严格事实确认的语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其庄重的语体色彩使其区别于口语化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等表达(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2020)。现代汉语中常与"亲身经历""实地考察"等短语搭配使用,强化第一手证据的可信度(《现代汉语搭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网络扩展解释

“耳闻目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拆解为两部分:

  1. 耳闻:指通过耳朵听到的信息。
  2. 目见:指通过眼睛看到的景象。

合起来表示亲身经历或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直接性,而非道听途说。例如:“这件事是我耳闻目见的,绝非虚构。”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例句以便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百篇科帮规瘢痏霸王之资变风改俗鞭缚比义布帻称星痴牀揣巴穿墙传香从化摧裂盗掘倒霉钓水洞房花烛恶贯祸盈分体割据勾阑鬼惑蛊溺瞽妄海表汗洽后世黄中君诙优涧毛解免鹫岩涓吉镌谯眷望跼高蹐厚懒散粮子流叶鸾封沦浃埋葬门籥妙论怒愤配搭辟人迁替入井沈江私春宿卫土虺蛇兔角牛翼相辅贤获戏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