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段的意思、频段的详细解释
频段的解释
把无线电波按频率不同而分成的段,例如低频、中频、高频、超高频。
词语分解
- 频的解释 频 (頻) í 屡次,连次:频繁。频仍。频数(?)(次数多而接连)。频率(?)。频谱。捷报频传。 危急:“国步斯频”。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频行”。 古同“颦”。 频 (頻) ī 古同“濒”,水边
- 段的解释 段 à 事物、时间的一节:阶段。地段。片段。段落。 工矿企业中的行政单位:工段。机务段。 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段位。 古同“缎”,绸缎。 古同“锻”,锻炼。 姓。 笔画数:; 部首: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频段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无线电频谱中按频率范围划分的段落。该术语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子技术等领域,其定义和划分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一、基础定义与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规范解释,“频段”指电磁波频率的一段连续范围。在无线电技术中,不同频段对应不同波长,并服务于特定通信需求。例如:
- 长波频段:频率较低(30–300 kHz),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 微波频段:频率较高(300 MHz–300 GHz),常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
二、技术扩展与标准化划分
国际电信联盟(ITU)通过《无线电规则》将频谱划分为12个标准频段,以频率数值命名(如“甚低频VLF:3–30 kHz”)。这种划分依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工程应用需求,例如:
- 中频(MF)频段:300–3000 kHz,主要用于调幅广播;
- 特高频(UHF)频段:300–3000 MHz,应用于电视信号与移动通信。
三、应用场景与关联概念
频段选择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例如:
- 短波频段(3–30 MHz):依靠电离层反射实现跨国广播;
- 毫米波频段(30–300 GHz):支持5G高速数据传输。
权威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Radio Regulations),最新修订版。
- 中国国家标准《GB/T 11454-1989 无线电管理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频段是电磁波或声波按频率范围划分的区段,主要用于通信、声学等领域。以下是综合不同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频段指在电磁频谱或声波频率中划分的特定区间。例如:
- 通信领域:电磁波按频率分为甚低频(VLF)、低频(LF)、中频(MF)、高频(HF)等。
- 声学领域:人耳可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Hz~20kHz,语音则集中在80Hz~12kHz。
二、主要分类(通信领域)
-
甚低频(VLF)
- 频率:3kHz~30kHz
- 波长:100km~10km
- 应用:潜艇通信、导航系统。
-
低频(LF)
- 频率:30kHz~300kHz
- 波长:10km~1km
- 应用:长波广播、航空导航。
-
中频(MF)
- 频率:300kHz~3MHz
- 波长:1km~100m
- 应用:调幅广播(AM)。
-
高频(HF)
- 频率:3MHz~30MHz
- 波长:100m~10m
- 应用:短波通信、业余无线电。
三、频段管理的重要性
频段通过定义信号的传播范围和空间,帮助优化通信效果。例如:
- 频宽:决定数据传输速率;
- 频率范围:影响信号覆盖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四、其他领域中的频段
- 声学:音乐制作中通过划分低频、中频、高频调整音色;
- 成语引申:在非技术语境中,“频段”可比喻事物频繁出现的范围(较少使用)。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技术参数,可参考通信工程相关文献或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
騃惰桉籍疤瘌眼俵寄伯俞泣杖漕费缠缴潮州大锣鼓齿少心锐蠢臭存执大本大宗短吃少穿趸批二氧化锰房中乐矾山肥膌改悟公亩讳迹火宪活跃跃家蚕疾很近事计上心来救溺旧人癞风梁燕良夜劣把头蛚蛬犂牛骍角临机处置埋冤门神牛鼻子品定平昔钳梏谦人岐涂曲里拐弯的人比黄花瘦容纳如命三孔深谈世界语水银粉斯滥天高日远条件腕骨五行汙黑小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