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二法的意思、不二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二法的解释

同“ 不二法门 ”。 宋 王安石 《答蒋颖叔书》:“离一切计度言説,谓之不二法,亦是方便説耳。此可冥会,难以言了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二法是一个源自佛教哲学的重要概念,后融入汉语词汇体系,其核心含义指唯一无二、直接通向真理或最高境界的根本法则或方法。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不二”意为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法”指法则、方法或教义。合称强调该法是超越对立、绝对唯一的终极真理。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2. 佛教本源

    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指消除一切二元对立(如善恶、生死、有无)的觉悟之道,主张直指本心、不落分别的修行法门。

    来源:《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版)

  3. 现代引申义

    在汉语日常使用中,可引申为最权威、不可替代的方法或原则(例:“诚信是经商的不二法门”),强调其唯一性与有效性。

二、权威典籍佐证

三、语义演变与用例

早期严格用于佛教语境(如禅宗公案),明清后逐渐泛化至世俗领域,形容关键性策略或核心准则。例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眼中写作的不二法。


参考资料(实体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页423。
  2. 《维摩诘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页89-92。
  3.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中华书局,2013年,页231。
  4.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刘洁修著,开明出版社,2009年,页102。

网络扩展解释

“不二法”是佛教术语,与“不二法门”同源,指超越对立、直达真理的法则或方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不二法”强调不可分割的绝对真理,源自佛教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即世间万法本无对立,需超越二元分别(如善恶、是非)才能领悟真实。宋代王安石在《答蒋颖叔书》中提到:“离一切计度言説,谓之不二法”,说明其核心是脱离言语和逻辑的束缚,通过直觉体悟真理。

二、佛教哲学背景

  1. 词源: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指菩萨修行的唯一门径。
  2. “不二”内涵:佛教认为,一切现象本质平等,对立概念(如生灭、垢净)是人为分别的结果。真正的智慧需破除这种分别,达到“一实平等之理”。

三、现代引申义

  1. 独一无二的方法:比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2. 不可动摇的法则:用于学术、科学等领域,强调普适性原则(如“实验验证是科学的不二法”)。

四、使用场景

示例

《维摩诘经》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经典中的具体论述,可参考《维摩诘经》或佛学辞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按照悖恶播种不暇采购员参图侈物炊沙作糜怵利殚心倒宅杜秋之年轓邦风前月下庚癸诺贡脓观光虾蟆烟河伯从事贺彩横怒后报黄柑缓决缴付羯磨荆钗布裙惊沮金神聚脣康护磕额客雁馈饎岚霏纍离貍变螺号禄算悯谅拧成一股盘根错节培壅偏吝强种千载一圣犬吠曲律蓐蝼蚁三无尚气申饬殊绝嗣世锁怨泰治铁线篆通趣偷渡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