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loat]∶随流漂流或停泊
战艇在原地漂泊
(2) [rove;wander;lead a wandering life]∶比喻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漂泊半身
(1).随流漂荡或停泊。《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之滸有 乌阳 巨木,长百餘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於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适有死人漂泊 于氏 之屋畔,众人视之,乃 杨化 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生北归,復经 洞庭 ,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人民日报》1970.3.28:“战艇在原地漂泊。”
(2).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下亭漂泊,高桥羈旅; 楚 歌非取乐之方, 鲁 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我今漂泊等鸿鴈, 江 南 江 北无常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小生以孤客少年,漂泊无依。” 罗旋 《红线记》四:“他漂泊一世,无处安身。”
“漂泊”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iāo bó,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历史上许多文人、探险家(如徐霞客、司马迁)通过漂泊实现理想或探索世界,赋予该词“追求自由与浪漫”的深层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学典故,、等来源。
漂泊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指一个人长期离开故乡,在外地流浪、没有固定居所的状态,也可以指事物漂浮、流动的状态。
漂泊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舟(舛),总共有11个笔画。
漂泊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大雅·泰鸟》中的一句诗:“民安于其室, 漂则于海。”漂泊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漂泊」。
在古时候,漂泊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列举所有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1. 他漂泊在外已经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安定的归宿。
2. 无论风雨多么凶猛,小船仍然漂泊在大海上,孤立无援。
1. 漂泊生活
2. 漂泊者
3. 漂泊不定
1. 流浪
2. 游离
3. 流动
1. 安定
2. 固定
3. 居住
保引飙骇彩毬层累差承长粮驰诗催首醋溜鱼大王父打交待低嘿禘祭底数低徐发扬蹈厉蜂狂蝶乱栱桷广谋从众故公海仙核苷酸黑晕褐煤诃让鸿毳沉舟幻剧甲米奸事鸡肠狗肚惊车金筈距随肯堂肯构雷轰荐福碑练裙子六参陋室空堂搂搜荦确律格滤纸茂典叛逃器志鋭身如意扫除天下社零星沈坠石泓收呵私合驷駵竦擢索诈桃康望洋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