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举;扶拥。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殊锡稠叠,延及偏裨。庆抃失图,捧戴相贺。” 唐 元稹 《后湖》诗:“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捧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字面动作
指双手托举或扶拥的动作,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唐代刘禹锡《谢冬衣表》中“捧戴相贺”,以及元稹《后湖》诗“捧戴妇与姑”,均描述人们用手托举物品或相互扶持的情景。
引申为成语
作为成语时,强调对人或事物的极度推崇与尊重,如对偶像、思想的高度赞扬。例如:“这位学者提出的理论被学界捧戴为经典。”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出处或近义词,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捧戴(pěng dài),是指对某人或某物极为崇拜、推崇和尊敬。
捧的部首是扌(手),共11画;戴的部首是戈,共9画。
捧戴的来源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尊敬表达方式。捧原指双手合十,戴则指戴上头饰或戴在身上的装饰品,人们以此来表示对尊贵的人或物的敬意和推崇。
捧戴的繁体字为摒戴。
在古时候,捧戴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捧戴”这两个字。
1. 他在学术界备受捧戴,被誉为当代教育界的泰斗。
2. 这位电影导演因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备受观众的捧戴。
崇拜、推崇、尊敬、尊重、敬仰
推崇、崇拜、崇敬、尊敬
鄙视、轻视、不屑、贬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