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绫罗绸缎的意思、绫罗绸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绫罗绸缎的解释

泛指丝织品。 老舍 《茶馆》第一幕:“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绫罗绸缎"是一个汉语成语,也是对中国传统高档丝织品的统称,常用于形容华美的服饰或奢侈的生活。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语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细致的丝织品,特指古代中国四大名贵丝绸品类:

  1. 绫:采用斜纹或变化斜纹组织,织物表面有明显斜向纹路,质地轻薄光滑,多用于书画装裱或服饰。
  2. 罗:以绞经工艺织成,面料有均匀孔眼,透气轻盈,夏季服饰常用。
  3. 绸:平纹或斜纹组织的泛称,质地紧密柔软,是应用最广泛的丝绸品类。
  4. 缎:缎纹组织织物,表面光亮如镜,手感滑润,代表品种如织锦缎、软缎。

整体引申义:象征富贵奢华的生活状态,如《红楼梦》中"绫罗绸缎,金银珠玉,无所不有"。


二、文化内涵与权威考据

  1. 历史地位:

    自汉代起,绫罗绸缎即为宫廷御用和贸易珍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

  2. 工艺特征:
    • 绫:唐代"缭绫"以"异彩奇文相隐映"著称(白居易《缭绫》诗);
    • 罗:宋代"花罗"达到技艺巅峰,以"轻透如云"闻名(《天工开物》)。
  3. 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四者并列成为身份象征,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反映阶级差异。


三、现代应用与语义延伸

当代语境中,"绫罗绸缎"仍用于: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赵丰. 《中国丝绸艺术史》. 文物出版社, 2005.
  3. 苏州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纹样图鉴》.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8.
  4. 宋应星(明). 《天工开物·乃服篇》.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18.

(注:为符合原则,参考文献标注实体出版物,未提供不可验证的网页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绫罗绸缎”是一个成语,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常用来形容奢华的衣物或生活。以下从词义、分类及历史背景三方面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该成语出自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原指不同种类的丝织品,后引申为精美衣料的统称,如老舍《茶馆》中“穿的是绫罗绸缎”即形容富贵生活。

  2. 结构特点
    四字分别对应四种传统丝织工艺:

    • 绫:斜纹组织,有明显斜线纹路,质地轻薄柔滑(多用于书画装裱或轻便衣物)。
    • 罗:绞经组织,表面有规律孔眼,透气性强(适合夏季服装)。
    • 绸:平纹组织,质地紧密挺括(涵盖真丝、化纤等多种材质)。
    • 缎:缎纹组织,单面光滑如镜,工艺最复杂(明清时期盛行,多用于华服)。

二、历史与文化

  1. 起源发展

    • 绫、罗在商代已出现,唐代绫成官服主料,宋元后缎类兴起。
    • 明清时期缎织技术达到顶峰,成为宫廷服饰代表。
  2. 社会象征
    古代绫罗绸缎是阶级标志,平民多穿麻布,而丝织品为贵族专属,成语因此衍生出“富贵生活”的隐喻义。

三、现代应用

如今这些工艺仍用于高端服饰与艺术品,例如:

可通过来源网页 查看更完整的丝织品分类与工艺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安健白瓜败俗伤化班姬辞辇悲嘶摽拂逼拷币器长言僝事茶笋宠焰存视的溜扑碌弟弟二乎幡纸奉真风制刚狷槁凋格不相入鼓辞毫黍秽杂嘉友急并各邦借亲惊惶无措酷裂犂湖麟趾呈祥历说历险明片密植墨法摸秋念奴娇怒目而视抛亸峭刻羣彦赏心盛价哂收束阁儵昱私童史天气预报通狎讬戒挽挽无敌天下钨丝灯黠鬼乡长湘陵妃子显赫人物谢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