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瓯卜的意思、瓯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瓯卜的解释

《新唐书·崔琳传》:“ 玄宗 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 琳 等名,覆以金甌,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 崔琳 、 卢从愿 乎?’帝曰:‘然。’”后世因以“甌卜”为择相之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瓯卜(ōu bǔ)是汉语中的一个典故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帝王通过占卜方式选拔人才的仪式,后引申为人才选拔的代称。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来源及语义演变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瓯”的本义

    指小盆或盂类器皿,唐代始用作器物名。武则天时期设“铜匦”(类似意见箱),后演变为“瓯院”,成为收纳臣民奏疏的容器 。

  2. “卜”的含义

    原指龟甲占卜,此处引申为通过特定仪式预测或决定人选。


二、典故出处与释义

典出《新唐书·崔琳传》:

唐玄宗为选拔宰相,将候选者姓名书写于玉碟,置于金瓯(金盆)之下,焚香默祷后命太子抽取,以此占卜天意所选之人。原文载:

“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太子取之,乃琳也。”

语义核心:


三、语义演变与用例

  1. 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 宋代王定保《唐摭言》:“瓯卜之制,盖取慎重名器之意。” 强调选拔的庄重性。
    •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以“金瓯卜相”喻指人才遴选的偶然性 。
  2. 现代语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多见于研究唐代职官制度或科举文化的学术著作,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古典象征。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瓯卜”词条,释义为“以金瓯覆名卜相,后借指择相”。

  2. 《新唐书》卷一百九·崔琳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原始典故文献,载玄宗金瓯卜相之事。

  3.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

    详述唐代科举制度,提及瓯卜的仪式意义。

“瓯卜”是融合器物(瓯)、仪式(卜)与职官制度的复合词,其文化内涵远超字面,成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文化的独特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瓯卜”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择选宰相的特定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典故

“瓯卜”出自《新唐书·崔琳传》。据记载,唐玄宗任命宰相前,会先将候选人姓名写在纸上,用金瓯(一种金属小盆)盖住,让太子猜测其中名字。若太子猜中,则此人被定为宰相。例如,太子曾准确猜出崔琳、卢从愿的名字,这一仪式化的选相方式被称为“瓯卜”。

二、字义分解

三、用法与意义

“瓯卜”专指古代帝王通过隐秘方式选定宰相的行为,带有仪式感和偶然性。后世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形容高层官员的选拔过程。

四、相关扩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相关成语如“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也源自“瓯”的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可参考《新唐书》原文或古代职官制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网宾臣补痕承续陈衍迟日旷久紬布储材春半逴荦澹灾地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低头哈腰端公戏防空壕废书風容汾河分界格敌孤零顾忧还跸寒蛩涵忍韩众壑谷鸿鹄后档弧光回飙交络金玉君子营拒止利齿能牙六尺之托抹厉尼师但那蟠幽敲矢切镂柔毅桑梨释绂束蒲送丸艘次跳趯突弁颓陋托嘱刓钝危患畏戒唯唯文武全才梧桐木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