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涵容忍。 黄远庸 《少年中国之自由》:“若长此沉沉,奄然待尽,究令人不亡我,而尸居餘气之国,亦决非血气男子所能涵忍而生存。”
"涵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包容忍耐,克制情绪不表露于外。以下从汉语词典及语言学角度进行详细解释,并附权威来源:
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18页;《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
忍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289页;《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
合成词“涵忍”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10页。
核心定义:以宽容之心忍耐他人或环境的压力,不轻易显露负面情绪。
例:“面对无理指责,他始终涵忍不语,展现君子之风。”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495页。
情感色彩:褒义词,体现修养、胸襟与情绪管理能力,区别于消极的“隐忍”。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儒家伦理影响
来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现代应用
来源: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2013年;叶圣陶教育文集。
词汇 | 侧重点 | 情感色彩 |
---|---|---|
涵忍 | 包容性忍耐 | 积极修养 |
隐忍 | 被动压抑情绪 | 中性/消极 |
宽容 | 宽大不追究 | 主动接纳 |
克制 | 抑制言行 | 自我约束 |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注:部分学术资源需机构权限,公共链接仅作来源展示)
“涵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包容与忍耐,具体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多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修养态度,例如:
近代记者黄远庸在《少年中国之自由》中,以“涵忍”批判消极忍耐,强调民族存亡之际需积极行动而非一味容忍(、)。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姓名学中的寓意或其他延伸用法,可参考相关来源。
八面玲珑班历襃明不甘示弱逋钱茶令常好常祀称柴而爨冲富仇慝抽屉船丁攒蹄大雪纷飞玷秽敦煌番瓜发牙发愿风油精官度花唇花貌蓬心荒城环深家步奸弊伽倻琴禁弃计设峻举老酱棚楞手楞脚量简临穴利生隆积鸾幕旅坟闾阎医工谋活牛下破绽百出迁官齐敬茹恨森拱生犀誓剑思贤苑逃疟通儒突秃刓弛蚊香五字诗先蚕坛乡谈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