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猊座的意思、猊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猊座的解釋

亦作“ 猊坐 ”。佛教語。即獅子座。謂佛、菩薩所坐之處。亦謂高僧之座。據《大智度論》卷七謂:“佛為人中獅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獅子座。” 唐 戴叔倫 《寄禅師寺華上人次韻》之二:“猊坐翻蕭瑟,臯比喜接連。” 元 李孝光 大訢 《秋夜龍翔寺聯句》:“珠襦鏁玉柙,猊座湧寳龕。”參見“ 獅子座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猊座,漢語詞彙,特指佛、菩薩或高僧所坐的獅子形寶座。其詳細釋義如下:

  1. 字義與來源:

    • 猊:指“狻猊”(suān ní),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性好煙火,常被用作佛座或香爐的裝飾。在佛教藝術中,狻猊常作為獅子的代稱。
    • 座:即座位、寶座。
    • 因此,“猊座”字面意思即為“裝飾有獅子(狻猊)形象的寶座”。獅子在佛教中象征佛陀的威嚴、勇猛與無畏,故佛菩薩的寶座常以獅子為飾。
  2. 佛教中的特定含義:

    • 在佛教語境中,“猊座”專指佛陀或菩薩說法時所坐的獅子座。這種座具通常高大莊嚴,裝飾華麗,常有獅子(狻猊)的形象雕刻或繪制于座腳、靠背等處。
    • 它也常用來尊稱高僧大德的法座或講座,以示其說法如獅子吼,能震懾外道、開示正法,具有無上的權威和攝受力。
  3. 象征意義:

    • 獅子是百獸之王,其吼聲能震懾群獸。佛教以此比喻佛陀(或說法者)的教法能降伏一切邪見、煩惱,具有無上的威德與智慧。
    • 因此,“猊座”不僅是一個物理的座位,更象征着佛法至高無上的權威、說法的無畏以及智慧的莊嚴。
  4. 使用場景:

    • 常見于佛教典籍、詩詞、贊頌文中,用以指代佛菩薩的寶座或高僧講法的席位。
    • 例如:“恭請法師升猊座,宣講妙法度衆生。”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對“猊座”有明确詞條解釋,定義為“佛、菩薩的坐床。也稱獅子座”。[來源:《漢語大詞典》]
  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在解釋相關佛教名相(如“獅子座”)時,會提及“猊座”作為其别稱或同義表述,強調其在佛教中的神聖性和象征意義。[來源: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3. 佛教經典與儀軌文獻:在描述佛菩薩莊嚴或法會儀式的典籍中(如《法華經》及相關注疏、寺院儀軌),常出現對佛座(獅子座/猊座)的描述和規定。[來源:佛教經典文獻]
  4.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詞、筆記):文人墨客在涉及佛教題材或描述寺院景觀的詩文中,常使用“猊座”一詞,如宋代蘇轼等詩人的作品。[來源:相關古典文學作品集,如《蘇轼詩集》]
  5. 文物與藝術史研究:在描述古代佛教造像、壁畫(如敦煌壁畫、寺廟造像)或法器(如佛壇)的研究文獻中,會對“猊座”(獅子座)的具體形制、裝飾和演變進行詳細考證和描述。[來源:佛教藝術史、考古學專著及論文,如《中國佛教美術史》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猊座(ní zuò)是一個佛教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詞源:源自“狻猊”(獅子),指佛、菩薩或高僧的座位,象征威嚴與神聖。佛教經典《大智度論》提到“佛為人中獅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獅子座”,因此“猊座”與“獅子座”同義。
  2. 用途:特指說法者的座椅,常見于佛經、詩詞中對高僧或佛法的尊稱。例如唐代戴叔倫的詩句“猊座翻蕭瑟,臯比喜接連”便描述了佛座與講席的關聯。

二、相關延伸

三、文化應用

多見于古典文獻與詩詞,如元代李孝光《秋夜龍翔寺聯句》中的“猊座湧寳龕”,均借其象征意義表達宗教莊嚴感。

别人正在浏覽...

安堵表壓菠棱勃然作色超超玄著呈請馳辭出岔子炊沙镂冰蹈道登聞得這訪親問友腐竹高扃孤寡貴族含恨豪戶號令黑衣宰相合獻檢譜角觝賤屯嬌娜金屋嬌娘樛枝開樽老馬嘶風連緣莅官啰蘇面積面向對象的語言密疏泥木撲殄俔天千衛泣路赇讬然桂日新月著山厓生年聲曲盛儀釋警石潭石榞水宋水天銅馬祠退仕委劣無頭公案缃簡嫌惎銜塊小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