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牛脂的意思、牛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牛脂的解释

[tallow] 炼过的牛油,纯时色白几乎无味,在40°C以上的脂酸冻点测定比一般油脂为硬,由各种脂肪酸的甘油酯组成,这些脂肪酸中有很大比例的棕榈酸和硬脂酸,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甘油、人造黄油、蜡烛和润滑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牛脂(niú zhī)是汉语中对牛科动物脂肪组织的统称,特指从牛体内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油脂。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的详细释义:

一、核心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牛体内储存的脂肪,经熬炼后得到的油脂”,常温下呈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具有特殊气味。其化学本质是牛脂肪组织经高温熔炼、脱水精制而成的动物脂肪,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

二、化学与物理特性

根据《中国油脂加工术语标准》(GB/T 8873),牛脂的脂肪酸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棕榈酸、硬脂酸),熔点通常在40-50°C之间,具有较高热稳定性。传统工艺中,牛脂按提炼部位分为内脏脂(如板油)与皮下脂(如背油),后者杂质较少、色泽更佳。

三、历史与文化应用

  1. 食用用途:古籍《齐民要术》记载南北朝时已用牛脂烹制“膏炙”等菜肴。传统糕点(如京式翻毛月饼)以牛脂起酥,赋予酥脆口感。
  2. 工业与生活:近代工业革命前,牛脂是蜡烛、肥皂的主要原料。《天工开物》提及“牛油烛”照明优于植物油烛;民间亦用于润滑车轴、皮革保养等。

四、现代标准与规范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GB 10146-2015)明确规定食用牛脂的酸价、过氧化值等卫生指标,要求原料必须来自健康牲畜,且不得掺入其他动物脂肪。工业级牛脂则需符合《工业用动物油脂》(QB/T 5081)的熔点与水分标准。

五、相关词义辨析

“牛油” 在口语中常与牛脂混用,但严格意义上有区别: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在线版
  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标准全文
  3. 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 农业出版社.
  4. 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牛脂”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

  1. 基本定义 牛脂是炼制的牛油,呈白色且几乎无味,在40°C以上时脂酸冻点测定显示其硬度高于一般油脂。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的甘油酯。

  2. 物理化学性质

    • 质地较硬,熔点较高。
    • 纯化后颜色洁白,微毒(中医记载)。
  3. 工业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甘油、人造黄油、蜡烛及润滑剂。

  4. 中药属性()

    •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肺、胃、肾经。
    • 功效:润燥止渴、止血、解毒。
    • 应用:治疗消渴(糖尿病症状)、黄疸、七窍出血、疮疡疥癣等。古方中常配伍栝楼根用于消渴症。
  5. 成语用法 “牛脂”作为成语时,形容人脸肥胖或物体表面脂肪堆积的状态。

  6. 注意事项 中医典籍提示过量食用可能引发痼疾(旧病复发)。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药方或工业制备流程,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详细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谤谗暴恣跋足比甲秘鲁长基澄视驰马试剑驰术重版川墨春半耋民帝勋断科噩异分株讣问抚喻改葬根刷供唱顾爱河东狮子黑湫湫获释虎子荐陈佳时假死汲长镜子金圣叹九阳巾计行言听诀断筐人夸众民悰贫苦聘贤泼做衾衣岐山操绒毛如切如磋首绖收集逃散套绳讨针线田犬题号同年会通字头大拖拖沓沓象声贤瞒狎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