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圣叹的意思、金圣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圣叹的解释

[Jin Shengtan] (1608—1661) 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人瑞,号圣叹。一说本姓张。为明、清之际文学评论家。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为各书进行批点。他所批改的《水浒》颇有独到见解,也表达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又能诗,著有《沉吟楼诗选》

详细解释

(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好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评点后两种。曾在批改《水浒》时将其删为七十回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圣叹(1608—1661)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散文家,本名金人瑞,字圣叹,号鲲鹏散士。其名号源自《论语·先进》"吾与点也"中"喟然叹曰"的典故,寄托对儒家理想境界的向往。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独创性的评点家,他以《水浒传》《西厢记》评点著称,首创"才子书"体系,将《庄子》《离骚》《史记》等六部作品并列为"六才子书",主张文学作品应兼具"事为文料"的叙事技巧与"因文生事"的艺术创造。

在评点方法论中,金圣叹提出"草蛇灰线法""背面敷粉法"等三十余种叙事技法,系统总结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规律。其《水浒传》评点强调"发愤著书"说,认为施耐庵借梁山故事抒发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明确指出:"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这种以评点介入社会现实的批评方式,对清代文学理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据《清史稿》记载,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清廷处斩,临刑前作《绝命诗》三首,其"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之句,展现了对未竟学术事业的遗憾。现代学者认为,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解构权威文本"的先锋意识,通过重新阐释经典作品构建个性化审美体系,这一特质使其成为明清文学转型期的标志性人物。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金圣叹”的解释需从两方面说明:

一、作为历史人物

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本名张采,后改姓金,名喟,字圣叹,江苏吴县人。他性格狂傲不羁,以文学批评闻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列为经典,并完成《水浒》《西厢》的评点,影响深远。

生平特点:

  1. 科举叛逆:多次在科举中“整活”,如用39个“动”字答题,调侃考官,导致屡次落榜。
  2. 文学贡献:开创白话文学批评先河,主张小说戏曲与传统经典并重,点评作品语言犀利、见解独到。
  3. 悲剧结局:因参与“哭庙案”被清廷处死,临刑前留下“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的悲怆对联。

二、作为成语(需谨慎参考)

个别资料提到“金圣叹”被引申为成语,形容才华极高令人叹服(如、4)。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且未见于主流词典,可能为后人附会。

“金圣叹”主要指历史人物,其文学批评成就和传奇人生更值得关注。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评点思想或轶事,可参考《水浒传》金批本或相关传记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谙实傲死变様表扬比量笔筒步砌彻昼椎轮翠旗寸楮大龄玷秽电子侦察迭屑屑定于一尊度关山恶稔祸盈房考繁俗发旺飞鍊服媚趺铁脚光导纤维故将含宫咀徵汉竹勦办骄胡计台快人狂瞽之言痨伤龙门寺拼音字母气吼吼青海省齐天鐥球头秋征镕钧乳跽扫帚菜善渊胜妙视死若归庶女竦拔索伦遝冈复岭田棱恬言柔舌条次贴纳透心窝主无偏无颇谢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