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牛顿的意思、牛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牛顿的解释

(1) [Newton,Sir Isaac] (1642.12.25—1727.3.20)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2) [Newton]米-千克-秒制中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对1千克质量产生1米/秒 2 加速度的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牛顿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核心释义,均具有重要学术与文化意义:

一、物理学单位(符号:N)

指国际单位制中的力的单位。定义为使质量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所需的力,即 $1, text{N} = 1, text{kg} cdot text{m}/text{s}$。该单位名称源于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以纪念他对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性贡献。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下,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约为9.8牛顿。

二、历史人物专名

指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关键人物。主要成就包括:

  1. 经典力学体系:提出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宏观物体运动规律基础;
  2.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天体与地球物体运动的统一规律;
  3. 光学研究:通过棱镜实验证明白光由多色光组成,发展粒子说理论;
  4. 数学贡献:与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发明微积分。

    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被视为科学史上里程碑,标志着近代物理学体系的确立。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牛顿一词包含两层主要含义,分别对应人物和物理单位:

一、人物: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英国科学家(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经典力学体系奠基人。主要贡献包括:

  1. 力学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体与地面运动规律。
  2. 数学成就:与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发明微积分,建立二项式定理,提出"牛顿法"数值分析方法。
  3. 光学研究:通过棱镜实验证明白光由多色光组成,发明反射式望远镜。

二、物理单位:牛顿(符号N)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定义为: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秒²加速度所需的力。其量纲公式为: $$ 1 mathrm{N} = 1 mathrm{kg} cdot mathrm{m/s} $$ 该定义源自牛顿第二定律$F=ma$,实际应用中,约等于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

注:人物生平细节可参考等来源,单位换算方法详见。

别人正在浏览...

芭蕾舞摈废嬖艳逋诛茨宇凑付大空打垮弹疽打抢调经椟玉枌槚共心怪谍毂交蹄劘顾恤撼落轰铿黄冕宦路秽陋痂查接余极驩楫子绝粒郡帅髡六一老理债伦族瞑闻模勒南齐南朔鸟道羊肠骈杂匹嫡婆娑起舞樯竿起荡散使森渺山阳笛师道尊严事会淑身祀灶损兑通演枉陷僞朝无缺遐邻详夺橡皮树显轨鲜浅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