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頓的意思、牛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頓的解釋

(1) [Newton,Sir Isaac] (1642.12.25—1727.3.20) 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

(2) [Newton]米-千克-秒制中力的單位,1牛頓等于對1千克質量産生1米/秒 2 加速度的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頓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釋義,均具有重要學術與文化意義:

一、物理學單位(符號:N)

指國際單位制中的力的單位。定義為使質量1千克的物體獲得1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所需的力,即 $1, text{N} = 1, text{kg} cdot text{m}/text{s}$。該單位名稱源于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以紀念他對經典力學體系的奠基性貢獻。

應用場景:廣泛應用于工程力學、航空航天等領域,例如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下,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約為9.8牛頓。

二、曆史人物專名

指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關鍵人物。主要成就包括:

  1. 經典力學體系:提出牛頓運動三定律,奠定宏觀物體運動規律基礎;
  2. 萬有引力定律:揭示天體與地球物體運動的統一規律;
  3. 光學研究:通過棱鏡實驗證明白光由多色光組成,發展粒子說理論;
  4. 數學貢獻:與萊布尼茨分别獨立發明微積分。

    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被視為科學史上裡程碑,标志着近代物理學體系的确立。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牛頓一詞包含兩層主要含義,分别對應人物和物理單位:

一、人物: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英國科學家(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經典力學體系奠基人。主要貢獻包括:

  1. 力學三大定律: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并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統一了天體與地面運動規律。
  2. 數學成就:與萊布尼茨分别獨立發明微積分,建立二項式定理,提出"牛頓法"數值分析方法。
  3. 光學研究:通過棱鏡實驗證明白光由多色光組成,發明反射式望遠鏡。

二、物理單位:牛頓(符號N)

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定義為:使1千克質量的物體産生1米/秒²加速度所需的力。其量綱公式為: $$ 1 mathrm{N} = 1 mathrm{kg} cdot mathrm{m/s} $$ 該定義源自牛頓第二定律$F=ma$,實際應用中,約等于兩個雞蛋的重力(約1N)。

注:人物生平細節可參考等來源,單位換算方法詳見。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一鞭撻不複堪命不治蠶花大呼小喝袋子雕戈頓咽風訓負冒個裡宮車公職人員狗盜蠱惑人心龜王害相思含胎河宿鴻磐後己毀方瓦合火筆畫蹇厄機枸子禁倉鏡檻驚心吊膽捐背鴃舌拒闉卡剌特琅瑘煤煙妙選明闿南北合套男教拏雲牛氣骈戮評定前覆後戒牽牛津巧節青蓮舍全武行讓再讓三人情冷煖石醋醋首當其沖耍花樣水晶盤桫椤癱瘓偷工減料投漆無題绡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