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祀灶的意思、祀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祀灶的解释

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 郑玄 注:“灶在庙门外之东。祀灶之礼,先席於门之奥,东面设主于灶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夏求雨,令县邑以水日家人祀灶。”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诗序:“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其説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参见“ 祀灶日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祀灶是中国传统祭祀习俗,又称“祭灶”或“送灶”,主要指民间祭祀灶神的活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祀灶是古代“五祀”之一(五祀指祭祀门、户、井、灶、中霤五种家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其核心是向灶神祈福,祈求家庭平安、吉祥如意。

二、时间演变

三、仪式与象征

  1. 供品与活动:供奉灶糖(寓意让灶神“嘴甜”)、焚化纸马灶疏(象征送灶神升天)、食糯米饭等。
  2. 禁忌:民间有“女不祭灶”之说,通常由男性主持仪式。
  3. 文化寓意:灶神被视为“一家之主”,送灶时人们相信灶神会向玉帝汇报家庭善恶,故通过祭祀祈求其美言,寄托对来年顺遂的期盼。

四、文献依据

《礼记·月令》《春秋繁露》等古籍均记载了祀灶的礼制,宋代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更详细描述了相关民俗。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仪式流程或地区差异,可参考《礼记》注疏及地方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祀灶:词义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祀灶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sì zào。祀指祭祀、祈祷的意思,灶指灶台、灶神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对灶神进行祭祀、供奉的仪式,也指厨房里的灶位。该词的拆分部首是示和火,示表示灵异之意,火为主要的意符。其笔画数为10画。

祀灶的来源和繁体写法

祀灶一词始见于《禹贡诰》:“大小杖,百祀灶。”这里的“百祀灶”是指百姓每年要进行一次的祭祀活动。古代祀灶的时间通常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在祭祀仪式上,会燃起大火,供奉五谷、牲畜等物,以示感恩之意。

祀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祀竈」,「竈」是日本发音,指灶具、灶台的意思。该字虽然形状上有所变化,但其词义和祀灶相同,都指祭灶、祀神之事。

古时候祀灶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祀灶的汉字写法是「祀父」,「父」在这里指代灶神。这种写法突出了对灶神言祷、供奉父祖的愿望,体现了对家庭神灵的尊敬和仰望之心。

祀灶的例句

1.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我们家都会进行一次祀灶仪式,以感谢灶神的庇佑。

2. 他虔诚地向祀灶场上的灶神磕了三个响头。

祀灶的组词和近义词

组词:祀灶堂、祀灶火、祀灶神、祀灶礼、祀灶香

近义词:祭灶、供灶

祀灶的反义词

祀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用不祀灶、不供灶来表达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