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齧缺的意思、齧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齧缺的解释

1.缺口,锋刃破缺。《淮南子·修务训》:“今剑或絶侧羸文,啮缺卷銋,而称以 顷襄 之剑,则贵人争带之。”

2.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庄子·天地》:“ 尧 之师曰 许由 , 许由 之师曰 啮缺 , 啮缺 之师曰 王倪 。”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 王倪 逢 啮缺 , 桀溺 耦 长沮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高似孙 以太史无传,而并疑为鸿蒙 啮缺 之类。”

3.借指隐士。 南唐 陈陶 《锺陵道中作》诗:“曾逢 啮缺 话东海,长忆 萧 家青玉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齧缺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古典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阐释:

一、字面本义 指牙齿残缺不齐的状态。《汉语大词典》释为“咬成缺口”,引申为物体边缘破损不完整的形态(来源:汉典网 zdic.net)。例如古籍中“器皿齧缺”即形容器具边缘缺损。

二、人物典故 特指《庄子·逍遥游》《庄子·齐物论》等篇记载的传说人物。据《庄子集释》描述,齧缺是上古贤者王倪的弟子,以“坐忘”悟道的隐士形象著称(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其名号取自“啮伤而缺”的残缺意象,隐喻道家思想中“大成若缺”的哲学观。

文化引申 该词在道教文献中常作为修行境界的象征符号,如《云笈七签》将其与“支离”并称,喻指破除形体执念的修炼阶段(来源:道教学术研究数据库 daoist.org)。

网络扩展解释

“齧缺”是“啮缺”的繁体写法,拼音为niè quē,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 字面含义:缺口或锋刃破损 指物体边缘的缺损或刀刃的残破。例如《淮南子·修务训》中提到剑刃“啮缺卷銋”,即形容剑刃卷曲残缺的状态。

  2. 历史人物:上古贤者 传说中尧帝的师祖级人物,为许由(尧的老师)之师。庄子在《天地》篇中记载其隐士身份,强调其不慕权位、崇尚自然的思想,成为道家文化中的典型形象。

  3. 引申代指:隐士象征 因啮缺的隐逸特质,后世常以“啮缺”代指超脱世俗的隐者,体现对逍遥境界的追求。

需注意,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古籍或文学化表达中。若需深入考证人物背景,建议结合《庄子》《淮南子》等原典及权威注疏进一步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百六掾犇佚碧树剥夺朝班承保尘秽赤黄存意诞宕大穣恶类鲂鱼赪尾浮衍跟兔勾校国胄汗出沾背弘器轰应荒诞狐媚魇道祸生肘腋见风使船井鲋惊津辑柔空林勑牒量力度德沴瘥领府痗然木本水源呐吃盘领屁塞破质清淳穷虎全卦子忍手赏逸删举绅民十二指阳世说新语失着耍一手説话人死不瞑目坛子逃杨伪荆卿稳熟文毋害乌梅无撚指详计洗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