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藏的意思、匿藏的详细解释
匿藏的解释
[hide;lurk] 隐藏;躲藏
详细解释
隐藏。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八章:“说他们家里都匿藏枪械武器,说他们串通了工人和渔民,准备等待时机暴6*动。”《新华月刊》1954年第12期:“﹝ 金玉成 ﹞解放初期又匿藏土匪,并且串通惯匪 权绍华 等,杀害了本县第七区 白马乡 的一个农民。”
词语分解
- 匿的解释 匿 ì 隐藏,躲藏:隐匿。藏匿。匿名。销声匿迹。 藏躲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号:
- 藏的解释 藏 á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躲匿露 藏 à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古同“臟”。 躲匿露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匿藏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匿藏是汉语中由"匿"与"藏"构成的复合动词,本义指通过隐蔽手段将人或物置于不易被发现之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将其定义为"隐藏;藏匿不让发现",《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进一步补充其"常含躲避搜查、掩盖真相的意味"。
从词义结构分析:
- 本义:指物理空间的隐藏,如"匿藏赃物于地下室"(《刑事案例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
- 引申义:延伸为抽象层面的信息隐瞒,例如"犯罪嫌疑人匿藏真实身份"(《法学研究》2023年第4期)。
- 法律关联: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确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构成窝藏罪,其中"隐藏"与"匿藏"存在法律语境下的语义关联(中国政府网,刑法释义专栏)。
该词的语用特征表现为:
- 语义强度:较"隐藏"更具刻意性和规避性
- 搭配范围:多与"罪证""逃犯""违禁品"等法律相关名词组合
- 情感色彩:多用于贬义语境,如"犯罪团伙匿藏枪支弹药"(新华社2024年治安通报)
参考文献
-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政府网刑法释义专栏
- 《刑事案例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
- 新华社2024年治安通报
网络扩展解释
“匿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ì cáng,其核心含义为隐藏、躲藏,通常指人或物被刻意藏匿以避免被发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字面解释:
“匿”意为隐藏、躲避;“藏”即收存、隐蔽。组合后表示主动隐藏某物或某人,常带有逃避追踪、掩盖真相的意图。
- 常见场景:
多用于描述违法或隐秘行为,如“匿藏逃犯”“匿藏枪支”等,强调行为的隐蔽性和潜在风险。
二、用法与例句
- 具体事物:
- 例句1:“所有建设是匿藏于它灵活的皮肤。”(指事物被巧妙隐藏)
- 例句2:“大白天蚊子匿藏在箱子柜子的隐蔽处。”(描述生物的隐蔽行为)
- 抽象意图:
- 可引申为隐藏真实目的或情感,如“匿藏心机”“匿藏秘密”。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隐匿、躲藏、藏匿、潜藏。
- 反义词:暴露、显露、公开、揭露。
四、语境与权威解释
- 法律语境:如匿藏罪犯、违禁品等,属违法行为(参考《新华月刊》1954年案例)。
- 文学描述:小说《小城春秋》中用于刻画人物隐秘行为。
五、注意事项
若需更多例句或权威出处,可查看来源网页(如、3、5)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饱食暖衣八千里路云和月背时贬忽别头壁门比盘堛然馋人大矩倒持太阿灯人儿返路繁緑非晶体负尸观目归根到底孤立无助汉话好一歇河仓恒俗洪乔滑滑江绿大贱客娇语夹膝跼高蹐厚狂昏兰梦凉森森遴集隆燿么陋墓邻跑生意爬梳砯砯强弱且复青水脸青翼气邪铨土日家三寸弓丧幡沈阻市政试周焘覆忘名文过其实误称无盐子闲逛协任新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