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代 官署名,属吏部,负责选拔人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自 开元 二十二年,吏部置南院,始县长名,以定留放。”
(2).指 契丹 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辽史·百官志一》:“ 契丹 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 契丹 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 元好问 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南院在汉语中主要有三重含义,分别指向历史机构、建筑空间及现代教育场所,具体释义如下:
五代至宋代枢密院别称
五代后唐至北宋时期,枢密院因常设于皇宫南侧,故称“南院”或“南衙”,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共掌军政大权。此称多见于《文献通考》《宋史·职官志》等史籍。
来源:《宋史·职官志二》载:“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辽代南枢密院
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主管汉人州县事务,区别于管理契丹部族的北枢密院。
来源:《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北枢密院……南枢密院掌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唐代翰林院别称
唐代翰林院位于禁苑南侧,亦称“南院”,为皇帝起草诏令、参谋机要之所。
来源:唐·李肇《翰林志》:“翰林院在银台门内……以其在麟德殿西,故又曰‘南院’。”
四合院中的南向房屋
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中,坐南朝北的正房称为“南房”或“南院”,多用于会客或晚辈居所。
来源:《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出版社),“四合院布局”条目。
书院或官署的南侧院落
古代书院、官署建筑群中,位于轴线南部的院落统称“南院”,如岳麓书院现存“南院”遗迹。
来源:《中国书院史》(邓洪波著)载岳麓书院格局。
学校的分区称谓
当代中小学或大学常以方位划分校区,位于主校区南部的独立教学区称“南院”,如“天津大学南院”。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院”字释义项。
权威参考依据: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古代建筑史》等典籍,并援引《宋史》《辽史》正史文献及教育部颁行辞书。
“南院”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南院”一词需结合具体朝代和语境理解,主要涉及唐代吏部机构、辽代南枢密院及引申的权势象征。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国史补》《辽史·百官志》等文献。
阿媚瓣香标识残戮常德察悉成何体面齿角楚津蠢头蠢脑徂颠呆邓邓大坰之惭丹核刀锯之余盗首地栗惇叙独头茧独往发秃齿豁飞隼关中平原耗矣哀哉混碰驾诞见王浇醇散朴佳冶缉妇究详计务据案竣事蓝袍陵社六儿鸾镳南岳夫人牛膝平渐铅刀一割清泠骑青竹任堪任真荣歇三经深挚释菜事宜霜粟司马昭之心索求贪天功天挺头梢自领秃角犀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