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约的意思、明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约的解释

盟约。明,通“ 盟 ”。《史记·苏秦列传》:“故敝邑 赵王 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詔詔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明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词义
    “明约”即“盟约”,指古代诸侯或团体之间缔结的协议、约定。其中“明”为通假字,通“盟”,表示共同宣誓或缔约的行为。

  2. 历史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詔詔之。”此处“明约”指赵国与其他诸侯国达成的政治盟约。

  3. 现代用法延伸
    在现代汉语中,“明约”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仿古语境中可指代明确的约定。例如造句:“小明约我去玩过山车,到了那他却不敢玩了”(此处“约”为现代常用义,与“明约”本义不同)。

  4. 相关字词解析

    • “约”在古汉语中既可指“约束”(如《说文解字》),也可指“简要”(如“由博返约”),此处取“共同议定条款”之义。
    • 近义词包括“盟誓”“契约”,反义词如“背约”“违约”。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盟约”在古代的具体形式或《史记》相关典故,可查阅权威历史文献或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明约

明约是形容一个人非常明确地达成或遵循某种约定的意思。明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第一个字是“明”(míng),第二个字是“约”(yuē)。

“明”字的部首是“日”(rì),总共有8个笔画,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它的繁体字是“明”,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约”字的部首是“纟”(sī),总共有7个笔画。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約”。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字的形状更加简单明了。

明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古代汉字的使用。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非常注重约定和守约,明确地表达和执行约定的意愿和决心。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一个人遵守承诺、明确规定或明确要求的行为。

例句:

  1. 他明约了每个月支付房租,从未拖欠。
  2. 我们明约了明天见面,不会改期。
  3. 公司向员工明约:凡是迟到超过三次者,将被扣除一天工资。

组词:

明晰、明确、明察、明辨、明了、约定、约束、约谈等。

近义词:

明确、明晰、确切、明了、明白、确定等。

反义词:

含糊、模糊、不明确、不确定、不明了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