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牧渔的意思、牧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牧渔的解释

比喻榨取掠夺。《管子·明法》:“乱主则不然,故羣臣处官位,受厚禄,莫务治国者,期於管国之重而擅其利,牧渔其民以富其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牧渔是由“牧”与“渔”组合而成的合成词,需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分述:


一、字义解析

    • 本义:放养牲畜。《说文解字·牛部》:“牧,养牛人也。”引申为管理、治理(如“牧民”指治理百姓)。
    • 古籍例证:

      《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

      《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 现代引申:畜牧业(如“牧区”“牧场”)。
    • 本义:捕鱼。《说文解字·部》:“渔,捕鱼也。”
    • 古籍例证:

      《周易·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 现代引申:渔业、水产捕捞(如“渔业资源”“渔港”)。

二、“牧渔”的合成含义

“牧渔”属并列结构,指畜牧业与渔业的统称,强调对牲畜饲养和水产捕捞的双重生产活动。其核心含义包括:

  1. 生产模式:古代农耕社会中“畜养+捕捞”的复合生计方式。
  2. 经济范畴:现代指代农业经济中的畜牧与水产两大产业(如“牧渔结合”的生态农业)。

例证:

《汉书·地理志》载江南“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隐含牧渔并重的生产方式。

当代政策文件如《全国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牧渔融合,发展生态养殖”。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牧”字释义卷7,页489;“渔”字释义卷6,页23。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牧”释为“放养牲畜”(页930);“渔”释为“捕鱼”(页1581)。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畜牧业卷》(农业出版社,1996):

    定义“牧渔系统”为“陆地畜牧与水域渔业协同生产的复合体系”。


四、应用场景


结语

“牧渔”作为专业术语,既承载古代农耕文明中“畜养+渔捞”的双重劳动智慧,亦在现代农业经济中指向畜牧与渔业的产业融合,是理解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及当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词。

网络扩展解释

“牧渔”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核心释义(比喻义)

指榨取掠夺,出自《管子·明法》。

二、现代产业用语(字面组合)

指农业(牧)与渔业(渔)的合称,常见于“农林牧渔”这一产业分类表述。

注意事项

  1. 比喻义的“牧渔”多用于批判性语境,需注意与现代产业用法的区分。
  2. 部分现代文本可能直接拆分“牧”“渔”二字的本义(如),但此用法不涉及贬义色彩。

两类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八儁博壶哺鞠沉重寡言充隐臭不可闻纯钧春首寸心不昧错龟大皥断梗飘蓬高宾高蹈远举官度灌沸瑰材鲑蠪横霄黄冠体假喘匠化谏郎脚尖解慰警逴净意进质鸡黍期旧踪眷心谲荡开貌苛酷宽栗浪子连云港履屐梅桃子摸写畮陇南郑内宾炮烙蔷薇露切摩人德三蛇羹三吐三握尚右始笄疏贱司聪邃茂铁工活纹路乡公綫虾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