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镳的意思、木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镳的解释

木制的马衔。用于丧礼,取其发声小。《仪礼·既夕礼》:“御以蒲菆、犬服、木錧、约绥、约轡、木鑣。” 贾公彦 疏:“平常用马鑣,以金为之,今用木,故知亦取少声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镳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马具中由木材制成的马嚼子部件,属于马辔头的组成部分。以下从词典释义、历史演变及文献依据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

    “镳”(biāo)指贯穿马口、连接缰绳的金属或骨质嚼子(衔)两端外露的部件,用于固定衔环并系挂缰绳。

    “木镳”即特指以木材制成的镳具,常见于早期马具或特定礼仪场合。

    来源:《说文解字》释“镳”为“马衔也”,段玉裁注:“衔在口中,镳在口旁”。

  2. 材质与功能

    木镳质地轻便,但耐磨性低于金属镳。其作用为:

    • 防止衔环滑脱;
    • 通过缰绳牵引控制马匹转向;
    • 部分形制兼具装饰功能(如漆绘纹样)。

      来源:考古研究指出,商周时期木质马具因加工便利被广泛使用(《中国古车马具研究》,文物出版社)。


二、历史文献佐证

  1. 典籍记载

    《诗经·秦风·小戎》载“鋈以觼軜”,郑玄笺:“軜者,镳也”,表明镳为马具关键部件。虽未明言材质,但结合同期墓葬出土木镳实物(如河南安阳殷墟车马坑),可证其存在。

    来源:《毛诗正义》卷六。

  2. 礼仪与制度

    《周礼·夏官·校人》记“饰车之镳”,汉代郑众注:“镳,马嚼环”。古代礼制中,不同材质镳具象征等级差异,木镳多用于庶民或祭祀简仪。

    来源:《周礼注疏》卷三十。


三、考古与实物证据

  1. 出土实物

    陕西宝鸡西周墓地曾发掘髹漆木镳,形制为长条形带穿孔,与青铜衔环配套使用,印证木质马具的实用性。

    来源:《宝鸡国墓地》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2. 材质演变

    春秋战国后,青铜、铁质镳逐渐普及,木镳因易损而减少,但仍见于边远地区或陪葬明器(如汉代木车马模型)。

    来源:《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四、现代释义与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中,“木镳”属古语词,多用于历史、考古领域。《汉语大词典》释为“木制的马嚼子”,强调其材质属性及古代马具背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102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结论:木镳作为早期马具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交通工具的材质选择与技术发展,其定义需结合器物功能、历史文献及考古成果综合界定。

网络扩展解释

“木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基本释义

木镳(mù biāo)指木制的马衔,即套在马口中控制马匹的器具。其用途与材质选择与丧礼相关:古代丧礼中通常以木镳替代金属马衔,目的是减少声响,以示庄重与哀悼。

2.文献出处

《仪礼·既夕礼》记载:“御以蒲菆、犬服、木錧、约绥、约辔、木鑣。” 贾公彦对此注解:“平常用马鑣以金为之,今用木,故知亦取少声也。”
(注:金制马衔日常使用,丧礼改用木制,因木制发声更轻。)

3.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丧葬礼仪,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肃穆氛围的营造。木镳的材质选择反映了古代礼制中“因地制宜”的细节规范。

4.注意:其他可能的混淆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3)提到“木镳”作为成语形容“声音洪亮”,但此说法缺乏经典文献支持,可能是对词语的误读或混淆。建议以《仪礼》及权威字典解释为准。

“木镳”是古代礼仪中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具,其定义与用途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避免与相似词汇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安步当车安史之乱埯子罢战辫绳鼻梁子碧萝兵丁不遑启处叉嘴逞儁灯台不照自点闸董督堆笑妒母草摁钉儿风雨灯感染狗东西诡秀酣叫鹤瘗铭火筒鸡毛信进究廐律驹窗电逝绝景龛暴匼匝魁颜联緜门词灭亲内史省孽芽楩枫潜晖侨寓杞虑欺魄任公子丧检沙尖艄公盛高时绌举赢屎尿施生世士绶带米首原戍屋听真韡炜五凤享牛系风洗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