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境内的高原。面积666万平方千米。北部海拔800墨西哥高原1000米,内有许多被低山围绕的盆地;南部地势较高,海拔达2000墨西哥高原2500米,多湖泊和山间谷地。富铅、锌、锑、汞、银等矿藏。
墨西哥高原是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的主体地形区,其特点及含义可综合以下方面解释:
地理位置与范围
高原占墨西哥国土面积的5/6,北起美墨边界,东、西、南三面被马德雷山脉环绕,形成桌状隆起地貌,故称“梅萨”(西班牙语“桌状高原”)。不同来源对面积描述有差异,一说约66.6万平方千米(北部海拔800-1000米,南部2000-2500米),另一说为120万平方千米。
地形特征
高原整体由西北向东南抬升,北部多盆地,地势平坦;南部火山密集,分布肥沃的山间谷地和湖泊。边缘山脉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形似方桌,是科迪勒拉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原因
高原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属于中生代至新生代科迪勒拉造山运动的产物,与大西洋扩张及冈瓦纳大陆分离相关。
矿产资源
富集铅、锌、银、汞、铜等金属矿藏,南部火山活动区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高原是阿兹特克文明的发源地。传说阿兹特克人根据“鹰啄蛇”的神谕在此定居,“墨西哥”国名即源自阿兹特克语,意为“战神指定的地方”。
北部气候干燥,依赖灌溉农业;南部温和多雨,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主要农业区。
墨西哥高原不仅是地理概念,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深刻影响了墨西哥的自然与人文发展。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地理百科及汉典等来源。
墨西哥高原是指墨西哥中部的高原地区,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该地区主要由海拔高达2000-3000米的高原组成,地势起伏不平,分布着众多的山脉、盆地和火山。墨西哥高原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墨西哥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拆分部首和笔画:墨(黑):黑的边境,5画;西(西方):方位词,6画;哥(兄弟):人的头,10画;高(高大):山峰,10画。
来源:墨西哥高原这一名称是由“墨西哥”和“高原”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墨西哥是该地区所在国家的名字,而“高原”则指这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繁体:墨西哥高原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
例句:墨西哥高原地区四季如春,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组词:墨西哥、高原、地区、山脉、盆地、火山、气候、农业
近义词:墨西哥中部高地、墨西哥高地
反义词:墨西哥平原
捱三顶五辨诘並翼比萨扬人仓卒擦洗车条船坚炮利雌牙扮齿慈幼局丹槛折捯根儿钿粟复再隔世之感观察哨惯口果馔古掾曹黑马河水灰指甲火迫酇侯家嫂界絶接吻拥抱静婉腰精银金佩就田举国一致巨量看产口炎蜡板狼牙修廉畏礼察輘轹鸾翺凤翥落雁沉鱼犘牛濛笼弭首诺矩罗盘拨切蚂乳齿丧师辱国善色沈耽神水廋语提牢为虎傅翼温寻鲜艳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