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撒的意思、铺撒的详细解释
铺撒的解释
犹散发,施舍。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我便收撮了火性,铺撒了人情。饶过你那亏人不志诚。”
词语分解
- 铺的解释 铺 (鋪) ū 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铺开摊平。铺床。铺垫(a.卧具;b.衬托,陪衬,写作技巧之一)。铺张。平铺直叙。 铺 (鋪) ù 商店:饭铺。肉铺。铺面。 床:床铺。搭铺。卧铺。 旧时的驿站:
- 撒的解释 撒 ā 放开,发出:撒手。撒网。撒谎(说谎)。撒气。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撒刁。撒奸。撒娇。撒欢儿。撒野。撒酒疯。 姓。 洒 撒 ǎ 散播,散布,散落:撒种(弉 )。撒播。把酒端平,别撒了。 姓。
专业解析
铺撒(pū sǎ)是一个现代汉语动词,指将颗粒状或粉状物质均匀地摊开、散布在某一表面上。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动作的融合:
- “铺”:平铺展开,使物体覆盖表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P.1018);
- “撒”:分散抛洒,使物体分散落下(《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P.1203)。
一、语义解析
-
动作特征
- 同时性:强调“铺”与“撒”两个动作的同步进行,如“铺撒肥料”指边撒边摊平;
- 均匀性:要求物质分布匀称,避免堆积(《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P.312)。
-
使用场景
- 农业:播种种子、施肥(例:铺撒稻种于田间);
- 生活:撒盐调味、铺沙防滑(例:厨房铺撒食盐融化积雪);
- 工业:铺设颗粒材料(例:路面铺撒沥青碎石)。
二、词源与演变
“铺”源于古汉语“鋪”,本义为陈列、展开(《说文解字》:“鋪,陈也”);“撒”本义为散播(《广韵》:“撒,散之也”)。二者合成后,在近现代汉语中固化,常见于20世纪后的白话文著作(《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卷9,P.1314)。
三、权威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定义“铺撒”为“平铺并撒开”。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强调“铺撒”需“均匀散布物质”。
-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分析其及物动词属性及宾语类型(如具体名词:铺撒石灰)。
注:以上内容综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释义,引用来源均为纸质出版物页码,未提供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铺撒”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和读音区分:
一、读音与基本释义
-
pù sā(多见于古代用法)
- 释义:指散发、施舍,常用于抽象概念。例如元杂剧《调风月》中“铺撒了人情”,表示以宽容态度施舍人情或恩惠。
-
pū sǎ(现代常见用法)
- 释义:指将物体均匀铺开或撒播的动作。如“甘草粉铺撒不匀”,描述具体物质的散布;或“阳光铺撒校园”,比喻光线覆盖。
二、用法差异
- 古代/文学语境:多采用“pù sā”读音,强调抽象意义的施舍或情感表达。
- 现代/日常语境:通常读作“pū sǎ”,侧重具体动作,如铺撒粉末、种子等。
三、例句参考
- 抽象用法(pù sā):
“我便收撮了火性,铺撒了人情。”(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
- 具体动作(pū sǎ):
“晴朗的阳光铺撒在草地上,春色盎然。”
四、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可能因方言或历史演变存在读音混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元代戏曲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八证悲悚贬匿比选不对茬儿部引巢窠陈景润陈首穿鍼引线出入格聪明大梦方醒吊袜带顶门心地区差价丢面子杜根二竪风尘碌碌戆騃公转还音横死贼横突鸿妖皇师江驿家雁积墨极头暌携罹祸六街三市卖卦猛割丁诺唯偏纪皮蛋辟拂品官钱店铅印倾悚塞北江南撒脚三尺桐慎节申用十赉顺直松蕈娑盘桃花髫龀未省象房香火祠暇隟稀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