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诨话的意思、诨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诨话的解释

开玩笑的话。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坡 至都下,就 宋氏 借本看, 宋氏 诸子不肯出,谓 东坡 滑稽,万一摘数语作諢话,天下传为口实矣。”《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此是諢话,只是説他睡时多,醒时少。”《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此是一班白赏偶然出丑,諢话不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诨话(hùn huà)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戏谑逗趣、引人发笑的言语,常见于曲艺表演或日常幽默交流中。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滑稽逗趣的言语

    指为活跃气氛而刻意编排的俏皮话或玩笑,多带有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例如传统相声中的“抖包袱”、戏曲丑角的插科打诨均属此类。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82页。

  2. 曲艺表演术语

    特指宋元以来戏曲、评书、相声等表演中穿插的笑料或即兴发挥的幽默台词,用以调节节奏、吸引观众。

    来源:《中国曲艺志·术语卷》中国ISBN中心,2008年。


二、词源与语义演变


三、使用场景与延伸意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定义:“诨话,逗趣的话;戏谑之词。”

    在线阅读链接(中国知网)

    注:需订阅访问完整版词典内容。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强调诨话需“健康风趣,不流于庸俗”。

  3. 学术研究: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分析诨话在元杂剧中的结构功能。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语言学研究成果,确保内容准确性与文化深度。

网络扩展解释

“诨话”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带有戏谑、幽默或玩笑性质的言语,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或民间表演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词源与结构


三、历史用例与文献

  1. 宋代记载:
    宋代陈鹄《耆旧续闻》提到:“东坡滑稽,万一摘数语作诨话,天下传为口实矣。”说明诨话可能被用于文人间的调侃。
  2. 小说中的例子:
    《古今小说》中描述:“此是诨话,只是说他睡时多,醒时少。”此处以诙谐方式形容人物特性。

四、应用场景


五、例句参考


如需更深入的文学引用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耆旧续闻》《古今小说》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神伤懊伤八搭麻鞋白箸柏子帮教班固《两都》菜蚜传案单栖垩帚烽尘蜂骇告教稿壤宫罗光谱仪官緑管擅建章解传进一步疾驱集散地旧俗就正有道疾雨暴风拒谏饰非军国主义烈光利利洒洒刘四骂人落脚货蜜苏魔合罗末姻农桒碰股凭虚亲雠畎陇屈处阙翟袡茵人候杀鸡取卵摄牒赦赎食饭实录适野谋水烟师疏闲堂搆讨谪调弦推类伪师仙姿佚貌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