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麋衔的意思、麋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麋衔的解释

即鹿衔草。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薇衔》。参见“ 鹿衔草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麋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mí xián,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植物学含义(主要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鹿衔草”,即一种中草药,首次记载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四·薇衔》。

    • 别名:薇衔、麋衔草。
    • 药用特性:据记载,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等症。
  2. 词源与结构

    • “麋”为鹿科动物,“衔”意为“含、叼”,因鹿类常衔食此草而得名。
    • 该词为偏正结构,强调草与动物习性的关联性。

二、引申含义(非主流用法)

少数资料(如查字典2023年词条)提到“麋衔”被引申为成语,比喻人际关系紧密、互相依恋。


如需更详细的中草药属性或古籍原文,可查阅《本草纲目》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麋衔的意思

《麋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高傲的鹿在衔着自己的草玩耍,比喻傲慢自大。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麋衔》可以拆分为“鹿”和“衣”两个部首。

其中,“鹿”部表示鹿科动物,总共是五画; 而“衣”部表示与衣服相关的意义,总共是五画。

来源和繁体

《麋衔》一词最早见于《楚辞·离骚》一文中的“麋衔于丘山”,写的是楚怀王在诗中表达对自己尊崇和奉承的主人献上了高贵的礼物。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一般写作“麛衔”,其中“麛”字是指应英风雅的小鹿。

例句

他非常骄傲自大,一副麋衔的模样。

组词

傲慢自大

自负

目中无人

骄矜

近义词

狂妄自大

自以为是

盲目自信

反义词

谦逊

谦和

谦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