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泯息的意思、泯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泯息的解释

泯灭,消失。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庚子发难,虽为仇外,而中华民族民心未死,强悍之气犹未泯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泯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ǐn xī,其核心含义为“泯灭,消失”,多用于描述事物或概念的逐渐消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文献用例与语境

  1. 明代哲学语境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到:“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此处“泯息”指人先天具备的“良知”虽可能被遮蔽,但本质难以完全消失,体现了心学对人性本善的阐释。

  2. 近代历史语境
    廖仲恺在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中称:“庚子发难,虽为仇外,而中华民族民心未死,强悍之气犹未泯息。”。这里用“泯息”强调民族精神在困境中的顽强存续。


现代使用与特点


“泯息”是一个兼具哲学深度与文学色彩的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消亡或存续的辩证含义。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可参考《传习录》及相关近代演说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泯息》是什么意思

《泯息》是一个汉字词,意为消失、终结、毁灭等。在古代汉字中,也可以表示消亡、湮灭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泯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氵”和“息”。其中,“氵”是水部首,表示与水有关的意思;“息”是一个独立的汉字,表示休息或停止。

这个汉字共有10个笔画:首先是“氵”部分的3个笔画,接着是“止”部分的7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泯息》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辞书中,意为终结、消失、无迹可寻。在繁体字中,这个词汇的写法与简体字没有太大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泯息》的方式有时会根据上下文和需要进行变化。早期的写法可能是“泯滞”,其中“滞”表示停止或阻碍。有时也可以写作“湮灭”,其中的“湮”指消失或隐藏。

例句

1. 这个古老的文明逐渐陷入了永恒的《泯息》。

2. 他的希望渐渐地褪去,最终彻底《泯息》了。

组词

1. 泯灭:消失、终结。

2. 消亡:熄灭、终结、消失。

3. 湮灭:熄灭、灭绝。

4. 停滞:停顿、不流动。

近义词

1. 消逝:消失、离去。

2. 消散:逐渐消失、分散。

3. 消退:逐渐消失、减弱。

反义词

1. 存在:存在、生存。

2. 繁盛:兴旺、繁荣。

3. 兴起:出现、兴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