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的意思、名数的详细解释
名数的解释
用数和度量单位表示的量。由一个度量单位表示的量,叫做“单名数”,如3米、7千克等;而由几个度量单位表示的量就叫做“复名数”,如2小时15分。单名数和复名数可以互化,如2小时15分可写成225小时或135分。
词语分解
- 名的解释 名 í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坣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叫出,说出
- 数的解释 数 (數) ù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几,几个:数人。数日。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命运,天
专业解析
名数的汉语词典释义与用法解析
一、基础释义
名数(míngshù)是汉语中兼具名词和数词功能的特殊词类,通常表示具体事物的数量或顺序。其核心特征为:
- 表事物数量:直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如“三人”“五本书”)。
- 表顺序关系:与“第”结合构成序数词(如“第一”“第二名”)。
- 语法独立性:可直接充当句子成分,无需量词辅助(例:“三军可夺帅也”)。
二、专业扩展
-
古代汉语用法
在文言文中,“名数”可指户籍或名籍(如《汉书·高帝纪》:“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此时“名数”为名词性复合词,意为“户籍记录”。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数学术语
在数学领域,“名数”指带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如“3米”“5千克”),区别于不具单位的“不名数”。其运算需遵循单位换算规则:
$$
text{名数计算} = text{数值} times text{单位}
$$
来源:《数学辞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三、现代用例与规范
- 语法规范: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需与量词搭配使用(如“三个苹果”),但时间、货币等特定领域仍保留名数用法(例:“三点钟”“一百元”)。
- 常见错误规避:
- 避免混淆“名数”与“数量词”(如误用“三书”代替“三本书”)。
- 序数词中“第”不可省略(如“一等奖”非“一奖”)。
四、权威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名数为“表示数量的词”,强调其直接修饰名词的功能。
-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指出名数是汉语数词系统的历史遗留形式,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数量结构取代。
注:建议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汉语大词典》获取完整释义,并结合具体语境判断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名数是数学中表示具体数量的基本概念,其核心含义为带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名数由数值和计量单位共同构成,用于描述事物的具体量值。例如:
- 单名数:如“3米”“5千克”(仅含一个单位)。
- 复名数:如“2小时15分”“3千克500克”(含两个及以上单位)。
二、名数的构成
根据,名数包含两个要素:
- 量数:表示数量的数值部分,如“2米”中的“2”。
- 单位名称:描述量值的标准单位,如“米”“千克”。
三、名数的互化
单名数与复名数可通过单位换算相互转换,例如:
- 复名数“2小时15分”可转化为单名数“2.25小时”或“135分钟”。
- 转换需基于单位间的进率(如1小时=60分钟)。
四、应用场景
名数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与科学计算,如:
- 物理量描述:长度(米)、质量(千克)。
- 时间表示:时、分、秒的组合。
- 经济计量:价格(元)、重量(吨)等。
五、其他含义补充
除数学概念外,“名数”在古籍中偶指户籍或名籍(如《史记》提及“无名数者”),但现代使用较少。
如需更具体的单位换算方法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来源网页进一步学习。
别人正在浏览...
保修飙光不徇私情餐饭尘梦吃闭门羹传感器葱倩打狗叨情动力学断缐鹞子二朝廷沸闹奉系军阀感怀告托公使钱桧花蜜行齎居送颔雪横列焕赫悔闷胡以金刚藏京京金石学进贤屏恶就势居哀骏桀闿门克商操空室老虎钳留黄盟载鸣虵明王梦牛山木遣欲棋路青蛇羣化人心不足蛇吞象日车射器水泉殊途同归肆威松雨台照阗阗贴兑退迹危髻下坡不赶,次后难逢谢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