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尸位,失职。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臣之尸职,无所逃诛。”
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文献记载,“尸职”一词为“尸位素餐”的缩略形式,指官吏占据职位却不履行职责,仅享受俸禄而不作为。该词源出《诗经·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批判,后由班固在《汉书·朱云传》中明确表述为“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公职人员的渎职行为,如《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杜绝尸职现象是提升行政效率的关键”。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未单独收录,主要作为成语“尸位素餐”的缩略形式使用于特定语境。
“尸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ī zhí,其核心含义为失职或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尸位”意义相近。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定义
指担任职务却未尽职责,即占着职位却不做事,带有贬义色彩,强调失职状态。
语源与用法
近义词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尸位”“渎职”,而“尸位素餐”则更强调占位不做事的同时享受俸禄。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相关成语,可参考《清波杂志》等文献。
备閲鼈壳扇比傅惨緑少年承华趁早畴古创造亚当漎然遳陋稻雁点用冬卿独轮繁云风音甘限文书稾荐鼓楞楞孤文只义海子鹤媒迦布德迦江泉剪烛缴纳叫做嘉淑羁途钧座坑衡鲙手跨擅窥竞老阿妈老荆楞楞两七灵皇卖空暮磬屏风叠凄断倾折秦七确撞群芳屈曲戎亭乳糜晕神潢施斋庭训外胎晩莫煟然舞兽闲街市仙僮献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