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酒德的意思、酒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酒德的解释

(1) [drinking manner]∶饮酒时应具备的品德

喝酒应注意酒德

(2) [wine-drinking as a test of one’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酒醉后仍不乱的品性

详细解释

(1).谓酒后的行为表现。指酒后昏乱。《书·无逸》:“无若 殷王受 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孔 传:“言 紂 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 蔡沉 集传:“酗酒谓之德者,德有凶有吉, 韩子 所谓道与德为虚位也。”《晋书·刘隗周顗等传论》:“ 顗 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繆 素厌人道其酒德,闻言,益愤,击桌大駡。”

(2).谓酒后的行为表现。指多饮不乱。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酒量儘大,酒德又好,凡是宴会酒席,没有他一座多没兴。”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酒家们﹞都会翘起大拇指来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酒汉,有酒德。”

(3). 晋 刘伶 曾作《酒德颂》。极言饮酒为乐。后遂以“酒德”泛指饮酒的旨趣与品德。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心好异书,性乐酒德。”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酒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饮酒行为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准则,强调饮酒时的自律、节制和对他人尊重的态度。以下从定义、历史渊源、核心内涵三方面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概念

“酒德”指饮酒时应遵循的品德规范,以及酒后保持得体风度的修养。其核心在于“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即通过饮酒行为反映个人品行()。《尚书》《诗经》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批评夏纣王“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将饮酒与德行直接关联()。

二、历史渊源

  1. 儒家经典规范:《尚书·酒诰》明确提出四条原则:
    • “饮惟祀”:仅在祭祀等重要场合饮酒
    • “无彝酒”:节制日常饮酒
    • “执群饮”:禁止聚众酗酒
    • “禁沉湎”:反对纵酒无度()
  2. 文化传承:从先秦至明清,酒德始终被视为君子修养的重要部分,晋代刘伶《酒德颂》更将其升华为精神境界的象征()。

三、核心内涵

  1. 量力而饮:根据自身酒量适度饮酒,通常建议“十分酒量饮六七分”,既保持清醒又不失礼仪()。
  2. 自律节制:包含双重约束:
    • 身体层面:避免过量损害健康
    • 行为层面:防止酒后失态()
  3. 尊重他人:不强行劝酒,反对“赌酒争胜”“借酒浇愁”等陋习,主张尊重个体差异()。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代社会,酒德更强调文明饮酒的社交礼仪,包括拒酒礼仪的普及(如“开车不喝酒”共识)、商务场合的饮酒分寸把握等。2025年相关文化研究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酒桌不劝酒”是新时代酒德的重要体现()。

可通过查看《尚书·酒诰》原文及历代酒德研究文献,了解完整历史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二

《酒德》这个词表示对酒的品德的赞赏,具体意思是指对酒的尊重和推崇,将酒视为有品德的事物。下面将对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简要说明。 拆分部首和笔画: 《酒德》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酉”和“彳”,其中“酉”表示酒,而“彳”则表示行走。总共需要五个笔画来书写这两个部首。 来源: 《酒德》一词来源于古代的中华文化,人们将对酒的美好品德的赞赏归纳为“酒德”。 繁体: 《酒德》在繁体字中的字形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作《酒德》的方式并无太大的变化,字形和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拥有高尚的酒德,总是以敬酒为乐,展现出对酒的尊重。 2. 他具备了优秀的酒德,不仅能品味酒的香气,还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组词: 酒德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词语,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组词。 近义词: 酒德的近义词可以是“酒德美”或者“善酒之德”,用来形容对酒的品德的赞赏。 反义词: 酒德的反义词可以是“酒恶”,表示对饮酒过度或滥用酒的消极行为的批评。 以上是关于《酒德》这个词的一些简要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