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微的意思、绵微的详细解释
绵微的解释
亦作“緜微”。微弱;细微。《梁书·殷钧传》:“顷者绵微,守尽晷漏,自乱玄黄,心迷哀乐。”《南史·虞寄传》:“ 寄 气力緜微,餘阴无几,感恩怀德,不觉狂言,鈇鉞之诛,甘之如薺。”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罗络四季间,緜微无一隙。”
词语分解
- 绵的解释 绵 (綿) á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绵薄。绵软。绵力。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绵延。绵联。绵长。绵亘。连绵。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绵。
- 微的解释 微 ē 小,细小: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调(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贱。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
专业解析
“绵微”是一个较为书面且略显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侧重于形容事物极其细微、微弱、隐约且连绵不绝的状态或性质。它融合了“绵”的连续、悠长之意与“微”的细小、微弱之意。
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详细含义可归纳为:
-
极其细微微弱:
- 形容事物本身非常细小、微弱,不易察觉。例如形容声音、气息、光线、痕迹、影响等极其微弱。
- 示例:声音绵微、气息绵微、绵微之光、绵微之迹。
-
隐约而连绵不绝:
- 形容某种状态、感觉或影响虽然微弱,但却持续存在,断断续续或若有若无地延续着。
- 示例:绵微的思念、绵微的痛楚、绵微的影响。
引用参考:
- 《汉语大词典》(权威大型汉语语文辞典): 该词典对“绵微”的解释印证了其“细微;微弱”的核心含义。 (因该词相对生僻,权威在线词典如“汉典”等未收录独立词条,其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归纳。建议查阅纸质版或官方授权电子版《汉语大词典》获取最权威释义)。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解释相关词汇或古文用例时,会体现“绵”有“连续、悠长”义,“微”有“细小、隐匿”义,组合起来即符合“绵微”的释义。 (同样,在线版本可能未直接收录该词条,其义项分析基于词典对单字的训释和古文语感)。
- 古典文献用例: 虽然“绵微”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古代诗文中能找到体现其含义的用法,用以描绘极其微弱、隐约而持续的状态或情感。例如,形容思念、愁绪、余音等。
“绵微”形容的是事物极其细微、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同时又带有一种隐约、持续、若有若无的延续性的状态或特质。它常用于描绘抽象的情感、感觉、声音、影响等。
网络扩展解释
“绵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ián wēi,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微弱”或“细微”,常用于形容事物力量薄弱或程度轻微的状态。
- 词性:形容词,可修饰抽象或具象事物。
2.文献用例
- 《梁书·殷钧传》中提到:“顷者绵微,守尽晷漏”,描述时间流逝的微弱感。
- 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云:“罗络四季间,緜微无一隙”,以“緜微”形容自然规律的微妙联系。
- 《南史·虞寄传》中“寄气力緜微”则指身体或精神的虚弱。
3.综合释义
- 近义词:微弱、细微、纤弱。
- 反义词:强劲、显著、宏大。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古典文学,现代口语中较少见。
4.来源说明
该词在《梁书》《南史》等史书及唐诗中均有记载,体现了古汉语对精微状态的细腻表达。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解析,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逼从不做人惨祸常壹坼裂成己成物尘听忡忡纯净物次赏寸铁点播敌国通舟雰埃封狐脯羞攻城略地寒焰汉阳造合子潢漾嫮忌火伍简点绛囊郊垒捷慑疾风骤雨急难精忠九洛军年可塔扑支魁俉困耗两叶冒然没采眉棱莫教牡桂拗木枕排闼直入排坠破面鬼庆抃槭然善本擅行赡足胜常水沴宿负速效肥料弹簧委裘文緖显微消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