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shly] 冒失轻率的样子
冒然从事
冒失轻率貌。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輒欲以空乏鄙陋之资,冒然自进……虞为识者所不与。” 明 张居正 《请别遣大臣以重大礼疏》:“﹝臣﹞不敢以羣臣自处,凡可以攄忠效劳者,皆不避形迹,不拘常礼,而冒然以承之。”《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假如昨日没个商量,人家就这么冒然的到门口儿,説 安某人 送弹弓儿来了……你见人家不见?”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她急着想把这件事儿告诉男人,又不敢冒然地跑到地里去。”
“冒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ào rán,其核心含义指冒失轻率、未经深思熟虑就行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核心
表示行事冲动、缺乏谨慎考虑,带有鲁莽的贬义色彩。例如:“冒然决定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词源与文献依据
最早见于宋代苏舜钦的《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辄欲以空乏鄙陋之资,冒然自进。”表明该词自古用于形容轻率自荐的行为。
批评轻率行为
常用于批评未经充分准备或思考的行动,如:“重要决策前若冒然行动,易导致失败”。
文学与口语表达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均可使用,例如:“他冒然闯入会议室,打断了讨论”。
使用“冒然”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贸然”混淆,且多用于批评缺乏谨慎的行为。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等。
冒然是一个形容词,意指行动鲁莽、轻率或不计后果。它指的是在缺乏充分考虑和决策的情况下草率地采取行动。
冒字的拆分部首是冖(mì),笔画数为2。
冒然一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它由“冒”和“然”两个字组成。其中,“冒”表示可能或突破的意思,而“然”则表示变动和变化的意思。在繁体汉字中,冒然仍然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冒然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冒然的写法有时会使用冒字的古体“夕”,将冒字的拆分部首冖换成夕。
1. 他对这个决定毫不犹豫地冒然行动,结果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2. 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冒然做出决定,要经过深思熟虑。
1.冒失: 指行动缺乏谨慎和考虑。
2.冒昧: 指言行出于无礼和不适当。
3.冒险: 指在危险的情况下愿意或不顾一切地行动。
1.轻率: 指行动缺乏慎重和谨慎。
2.鲁莽: 指行动草率、不经思考。
谨慎: 指行动小心、细致、深思熟虑。
【别人正在浏览】